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火焰猛地一跳,仿佛回应。
第二天清晨,系统终于稳定运行。
第一段自动识别的异常声响来自海拔两千三百米的密林深处??连续五次金属摩擦声,间隔精确到秒,符合陷阱布设特征。
AI标记为“高危”
,并通过广播在村内循环播报:“注意!
西坡三号林区有异动,请护林队核查!”
两小时后,巡山队员带回一张照片:三个锈迹斑斑的钢丝套索被整齐摆放在树根旁,旁边插着一块木牌,上面用汉语和傈僳文写着:“清源听得见。
放下屠刀。”
没人知道是谁留下的。
但从此,类似事件接连发生。
有人开始主动拆除旧陷阱,甚至匿名举报偷猎团伙行车路线。
更令人意外的是,连邻近未部署系统的村落也自发组织“耳朵巡逻队”
,每人配发一部简易录音笔,定期上传环境音频。
“我们没有机器,但我们有耳朵。”
一位村民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只听说城里人查谣言,现在我们也学会听了。”
与此同时,北京总部的数据中心正经历一场静默风暴。
赵晓禾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流量图谱,眉头越皱越紧。
过去七十二小时,“清源”
平台收到的语音查询请求激增四倍,其中超过六成集中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关键词包括“政府补贴发放时间”
“疫苗接种点变更通知”
“扶贫贷款申请流程”
??全是极易滋生谣言的民生议题。
“不对劲。”
她拨通陈默的电话,“这些提问太集中了,而且语气高度相似,像是……被训练过的。”
陈默正在新疆和田复盘“文化信道”
的升级方案。
听完描述,他沉默几秒:“是不是有人在模拟真实用户行为,测试我们的响应边界?”
“我也这么想。”
赵晓禾调出一组对比数据,“你看,正常提问会有犹豫、重复、方言变体,但这批语音条……干净得像教科书朗读。”
两人几乎同时想到一个可能:认知渗透演练。
这不是攻击,而是侦查??通过海量标准化提问,绘制“清源”
的决策逻辑地图,寻找规则漏洞,为未来更大规模的信息战做准备。
当天下午,周望接到紧急会议通知。
视频接通后,画面里多了两张陌生面孔:一位是国家信息安全部门的技术顾问,另一位来自国际电信联盟驻亚太办事处。
“我们监测到一批跨境IP集群,伪装成国内移动端设备,持续向多个公益信息平台发起语义探测。”
顾问开门见山,“初步判定,背后是一个代号‘静水’的境外认知作战小组,擅长利用社会焦虑构建虚假共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