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后记(上):在改革中成长
banner"
>
我真正进入经济学界的时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因而我的学术生涯就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我和与我同代的中青年经济学者一样,完全都是中国改革开放造就出来的一代经济学者。
当任何人问到我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的学术生涯时,我都使用了这句话来概括:“在自我否定中不断提升自己。”
为什么这样回答呢?这与我开始学习经济学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关。
我是在“**”
后期开始学习经济学的,那个历史时期正是极“左”
路线盛行的时期,它同我国现在的改革开放时代相比,有着天上地下的根本性差异。
现在的青年人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一开始就接触到了现代经济学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而我开始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则恰恰相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的原因,我在“**”
后期开始学习经济学的时候,我的入门课程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而且这些理论在当时还充满着极“左”
的味道,深深地打下了极“左”
时代的烙印。
1972年9月高中毕业时,按照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所谓革命潮流,我应该像1968年初中毕业时那样,再次回乡当农民。
但是当时的一个偶然机遇,彻底改变了我再次当农民的命运:由于我国在“**”
一开始就一直停办了师范院校,因而到了“**”
后期,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到了奇缺的程度,甚至因为缺少师资力量,有的学校已无法正常开课,所以当时国家决定恢复师范教育。
当然,按照当时的所谓教育革命的精神,学生主要还是要来自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
,以“工农兵学员”
为主,但当时有关方面又考虑到教师的职业特点,所以决定也可以适当地招收一些应届的高中毕业生入学。
据此精神,当时的西安市革委会就决定由西安市市属的每个中学推荐一名优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进入西安师范学习。
我当时正在西安市所属的沣西中学读高中,即将高中毕业,因为我当时在高中期间的考试成绩一直排名全校第一,而且又很听老师的话,“革命造反精神”
不太强,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眼中,我是一个好学生,所以学校就推荐了我进入西安师范上学。
西安师范学校当时分为中师部和专科部,中师部是培养小学老师,专科部是培养中学老师。
我入学时进入的是专科部,专科部分为数学科、物理科、化学科、中文科、政治教育科(简称政教科),我当时非常想进入数、理、化中的任何一科,因为我当时总想学一门能靠自己的本事吃饭的专业。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思想当时对我影响很大,但我却意外地被分到了政教科。
我一时想不通,心情很烦闷。
因为我当时以为政教科就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就是学“耍嘴皮子”
搞政治,我当时很厌烦搞政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