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首先,我们可以获取产品的高附加值,得到可观的利润,这是单纯出口初级加工产品不能够比的;其次,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进口国一般不会轻易设置贸易壁垒,即使进口国设置了各种贸易关卡,我们也比较容易将其转移出去;再次,机械设备制造业对于原材料和能源的依赖性相对较小,由此可以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能源紧张问题。
3.拥有技术优势是中国今后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无论是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还是升级产业结构,都必须依赖于技术的支持。
如上所述,不只是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投入资源,整个社会都要发展节约型经济,这就给相应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部门提出了挑战,迫使它们不断改进并研发出新的技术,以处理各种纷至沓来的问题。
而发展机械设备制造业、升级改造传统的产品制造业乃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都必须依靠技术的最终推动。
中国目前最大的困境在于绝大部分产业拥有的只是普通技术,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含有核心技术的部件往往都需要进口。
这样,我国无论是在产业发展中,还是在国际贸易中都严重依赖于国外,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其实我国一直很重视技术的引进,然而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从而使得我国技术引进的效果大打折扣。
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和资金积累只能基本应对发展技术优势起步所要求的高劳动力素质和高资金需要,所以,具体的步骤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发展道路,即先从国外有的放矢地引进先进技术,然后尽快消化吸收,从而自主创新并培育出我国的技术优势,最终实现出口新技术。
目前外资的投向不再像20世纪那样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工业,很多高附加值的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逐步增多,这就有利于我国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技术。
要想成为经济强国或是贸易强国,我国必须具有其他国家无法随意限制的杀手锏,这只能体现在技术上,一旦别人无法模仿产品,中国成为稀缺的供给方,我们就会在国际贸易中拥有主动权。
4.企业应当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降低内部成本
粗放型增长的思想造成了企业一直重增长、轻效益,经验的不足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资源浪费严重、人力资本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等现象,使得企业内部成本居高不下。
但是,外部成本较低却导致企业没有花大力气降低内部成本的动机。
然而,在外部成本逐渐升高的现实下,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企业的管理必须日趋科学化,尽可能地降低内部成本。
首先,企业要明确管理的目的是要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投入方式,最终做到最佳利用资源的同时最小化成本。
其次,在具体的企业运营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经验的累积,国外的企业管理科学已经非常进步,它们对于最佳的工业流程设计、最小化的成本费用以及最有效率的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认识。
虽然国情和文化不尽一致,但是它们利用完善的相关制度安排消除不合理的费用成本支出的做法是值得我国企业重点学习的。
另外,通过在企业内部设置人力资源部门,充分调动人力资本的才能,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用。
这是目前被国内企业所忽视、但又异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人力资本才是企业中起着决定作用的要素。
5.政府应当做好配套工作,以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
政府的职能应当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优质廉价的公共品等,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而不是直接参与到企业的正常运营活动中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支持,而国内能源的供给已经出现瓶颈。
所以,政府一方面应当加大对于能源产业的扶助力度,促进能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当走出国门去开发新的能源资源,尽可能削减能源供给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制约影响。
偏高的税率已经使得国内企业的发展深受限制。
税制改革已经进行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讨论,关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以及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一致等问题也都有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案,毕竟在高成本时代到来以后,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变得非常狭小,政府应当给企业适当地减压。
事实上,我国政府也的确在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努力。
2005年6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决定从七个方面重点清理乱收费,其中有两点是和企业直接相关:一点是清理行政审批收费。
坚决取消不符合建立统一市场要求、歧视性的地方保护收费;认真检查落实国家明令取消的行政审批收费项目和降低的收费标准;严禁将国家明令取消的行政审批收费转为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
另一点是重点治理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乱收费。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民营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而言,其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尤甚,所以,此次发改委特别提出要坚决取消专门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歧视性收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