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地方,讲排场的地方,我们这种朋友关系何苦到那个地方去吃,何苦被“宰”
?但他说我就是要让他宰,因而一定要去钓鱼台国宾馆吃,结果我们三个人去包了一个二十平方米的大厅,孤零零地坐了我们三个人,而且每个人身后还站一个服务员,你说难受不难受?而且还是专门厨师,国宾馆就是这种待遇。
结果后来结账结了一万五。
账单一上来,他非常兴奋而自如地签了,他一下子发现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了。
他告诉我说,我们挣得不多,但多花这一条我们可以,因而我们的口号就是不求所有,但求支配。
你不要看我不是私营企业老板,但是这一条我比他们更厉害,更能签单。
他当时真是高兴啊!
我看他喝多了一点,当然我也喝多了一点。
我回家以后他还给我打电话,问我吃得怎么样?我说我既没吃出舒服感,也没吃出幸福感,回家还吃了一碗面条,因为你请我吃饭不是满足我的生理需要,而是为了消除你心理上的不平衡,等于你生病让我吃药,因而我并没有舒服感。
我开玩笑说明年如果你还要请我吃饭,如果还是三个人花一万五,我建议我们三个人把要花的钱分了算了,一个人五千,分完后谁想吃什么就点什么,用自己分到的钱支付自己的饭钱。
结果他说那不行,那是犯罪,吃了没有事。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解释不了这种现象。
现在新的治理结构终于提醒我们了,回答了我们出错出在哪里了,错就错在他是人力资本而我们却不承认他,所以导致他的这种报复行为。
不承认人力资本,导致人力资本的第二种自我平衡行为,就是该给的不给,我就拿不该拿的。
不该拿的拿了,结果就犯罪了,出现了所谓的59岁现象,结果是既毁了企业,也毁了人。
为什么大批地出现这种问题?道理很简单,我干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有,那不行,我得拿一点。
结果离他退休的时间很短,由于时间太仓促,结果拿的方法不注意,都被抓住了。
例如有的人到退休就只剩下两个月了,来不及利用比较稳妥而隐蔽的方式,结果就公开分了,那还抓不住?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我们不承认人力资本,该给的没有给他。
如果是个别人出现这种问题,我们可以以人的品德因素来解释,但现在是大量地产生这种问题,就不是人的品德问题,而是体制有问题了。
上述这两种不该发生的自我平衡办法,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对现有体制的非正当性反抗。
问题不在于人的品质,而在于体制。
该给的不给他,他就花了不该花的,拿了不该拿的。
不仅职业经理人是这样的,技术创新者也有这样的问题。
国有企业留不住技术创新者,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他是人力资本而我们不承认,结果他就走了。
几年前我们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例。
当时国家搞一个技术创新项目,投资了一亿五千万,把投资给了一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找了一个姓赵的工程师承担,当了技术攻关小组的组长。
没想到这个技术创新项目快出来的时候,有人就拉赵工了,说怎么样,赵工,到我那里干吧,我给你15%的股权。
15%的股权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年有100多万红利。
赵工一考虑,感到自己在这里什么时候才能拿到100多万?根本不可能,结果就走了。
走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从法律上没有办法对他进行约束,因为研究成果还没有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上的约束只能是实验数据不准拿走,研究资料不能带走,但你不能宣布人走脑袋留下,结果试验数据全在脑袋里边,走了以后不到7个月时间研究成果就出来了,拉他走的企业因为此而使销售收入当年突破了2个亿。
按照现行的法律制度无法约束他。
后来有关部门批示要剖析这个案例。
我参加了,我见到这个国有企业的老总,问他为什么把赵工放了?结果老总说赵工走跟我没有关系,因为技术成果快出来时,我向上级写了报告,要求给赵工奖励60万,结果上级没批准。
理由有两条,第一,国家投入了一亿五千万,为什么给他60万?第二,给了他60万别人怎么办?从现在新的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来看,其实就是我们不承认人力资本,而是把他与一般人混为一谈了。
结果人走了。
后来我找到赵工,赵工说:“别说给60万,给15万我都不走。
但问题是我不敢拿这15万,因为我跟别人都一样,如果拿了这15万,恐怕就没有一点人际关系了。”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不承认这种人力资本的存在,所以就给他那么一点点的工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