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国有资产的目标
banner"
>
自1978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就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此,似乎我们从来未曾动摇。
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从理论上来看,尽管人们对于国有资产(注意:在这里混用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两个概念,仅仅是为了不割断历史。
其实二者的范畴是不同的,在下一部分将进行区分)的认识取得了不断的突破,尽管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种种观点,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从目前来看还没有一种方案被广泛认同,仍处在争论之中。
从实践上来看,尽管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改进,从“放权让利”
到“利改税”
,到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的效益仍处在不断的下滑之中,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回报率逐年下降直至趋于零,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陷入破产的危机之中。
1998年开始的“国企三年脱困”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成果的取得具有暂时性、局部性和政策性,并未解决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国有企业的颓势。
长期以来,我们将提高国有企业效益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在此目标之下我们尝试了一切可以尝试的办法,而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而且在我们可以预见到的将来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的希望,那么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我们对于国有资产的目标设定存在问题,是题目本身出错了。
到现在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在现有基础上普遍地、大幅度地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其实是一件不可求之事,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国有资产自身目标的思考。
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国有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出了各种药方,但他们始终未能去思考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拥有国有资产?拥有国有资产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学界和政府广泛地探讨,必须以一种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和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恪守教条和想当然。
我认为,国家拥有国有资产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诚然,我国建立国有企业的初衷是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加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但现在有必要对这个目标进行重新确定。
我们决非是为了拥有国有资产而拥有国有资产,拥有国有资产仅仅是一个手段和过程,只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在此目标下对国有资产进行各种处置。
如国有资产变现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或者直接用于社会救济,从实物或账面上来看,国有资产没有了,但这种处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就是值得的。
我们认为,这也是符合“三个有利于”
标准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思想的。
搞清楚国有资产的目标,对于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必不可少的。
但肯定会有人出来反对这个目标,并且至少会提出两点质疑,一是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力问题;二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
下面我将就这两点分别予以答复。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国有资产减少了,甚至从某些领域完全退出,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控制力是否会降低。
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