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里面收录了她们在过去三个月里不敢说出口的话:
>“我觉得加班违法。”
>“我喜欢同寝室的小梅。”
>“我不是不想结婚,我是怕嫁过去还得伺候婆婆打麻将。”
其中一页夹着一张照片??一群人在厂区天台烧烤,举着啤酒瓶大笑。
背面写着:“这是我们第一次逃岗。
我们不是坏员工,我们只是想做一小时自己。”
这本册子后来通过快递员辗转送到了林小雨手中。
她在回信中写道:“你们的声音,比任何诗歌都更接近真实。”
而在东北一座老工业城市,一位退休语文教师独自住在筒子楼顶层。
他每天清晨都会打开窗,在阳台挂起一块小黑板,写一句“今日废话”
。
今天的是:“云朵像极了我初恋女友的围巾,可惜她嫁给了教导主任。”
邻居们起初笑话他疯了,直到有一天,楼下卖煎饼的大姐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您写的那句‘雪落在屋顶像未拆的信’,让我哭了。
我也写了一句:‘我做的煎饼从来不加香菜,因为我老公allergy(过敏),但我其实讨厌他装洋气乱用英文。
’”
老人看完笑了,当天就把这句话抄上了黑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模仿这种“阳台废话运动”
。
有人写哲学式的:“如果鸟儿也会内卷,它们会不会发明飞行KPI?”
有人写童真的:“我家猫昨晚跟我说,它觉得冰箱里的灯永远亮着。”
还有人写痛彻心扉的:“我给妈妈扫墓时带了她最爱吃的糖藕,可我发现,我已经记不清她的声音了。”
这些话语被拍照上传,汇入那个无形的网络。
某个程序员甚至开发了一个“废话地图”
小程序,用户可以在上面标记自己的“发声点”
,并收听附近他人留下的语音留言。
短短两周,覆盖城市超过八十座,日均新增留言六万余条。
但并非所有回响都是温暖的。
某天夜里,山谷小学的说话墙被人泼了油漆,红漆淋漓,几乎遮住所有文字。
村民们发现时已是清晨,林小雨站在墙前,手指抚过被毁的字迹,一句话没说。
吴岩拄着拐杖走来,默默拿出砂纸和刷子,开始一点点打磨。
几个孩子见状,也自发拿来清水和抹布。
太阳升起时,墙面已恢复大半,只是颜色深浅不一,像一块伤疤。
中午,新字又密密麻麻填满了空白处:
>“他们怕的不是墙上的字,是墙后站着的人。”
>“泼漆的人,心里一定很痛吧。”
>“谢谢你破坏它,让我们知道,有些话值得再写一遍。”
林小雨看着这些句子,忽然转身走进教室,取出那支来自江西小学的短蓝粉笔,在最中央写下一行大字:
>“你说的话,烧不毁,洗不掉,压不住。”
当晚,广播机再次发出微弱嗡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