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沈清辞拿起一本农书,翻到一页,道:“陛下,妾身查阅古籍,发现前朝曾有人试种过一种名为‘占城稻’的稻种,耐旱、生长周期短,或许适合在南方丘陵及新垦之地推广。
可遣使或委托海商,设法引入稻种,在江南等地试种,若成功,于增产大有裨益。
另外,《楚门医案》中亦记载了不少可作肥料、防治虫害的草木之物,妾身已命人整理,或可刊印成册,分发各地农官参考。”
萧景琰眼中一亮:“皇后真乃朕之贤内助!
此事便交由司农寺与各地劝农官办理。”
两人又就律法修订、文教推广等事深入探讨。
萧景琰指着律法卷宗道:“前朝律法,过于严苛,尤其连坐之法,株连太广。
朕欲命刑部、大理寺牵头,召集精通律法的官员学士,重修律例,去苛从简,宽严相济,突出教化,减少肉刑,明确量刑标准,使天下百姓知法守法,亦使官吏执法有据,减少冤狱。”
沈清辞表示赞同:“律法为国之绳墨,理应公允明正。
陛下此举,实为仁政。
此外,文教之事,亦不可松懈。
除了在京城扩建太学,在州县广设官学之外,妾身以为,或可鼓励地方乡绅兴办私塾、义学,使更多寒门子弟有书可读。
同时,可由翰林院主持,搜集整理天下典籍,去芜存菁,编纂大型丛书,既保存文化,亦便于士子研读。”
“皇后所言极是。
教化之功,润物无声,乃长治久安之基。”
萧景琰深感认同,“待朕与阁臣们再详细商议,便可陆续颁行天下。”
帝后二人就在这暖阁之中,对着舆图和文书,一项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被提出、讨论、完善。
他们没有高高在上的空谈,而是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进行着务实的规划。
窗外春光渐暖,室内讨论的热度却丝毫不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数日后,一道道经过精心拟定的诏书,如同蕴含着生机的春雨,从京城发往大靖的四面八方:《劝农垦荒令》、《漕运河工疏》、《海事新政条陈》、《修订律例诏》、《广兴文教谕》……朝堂之上,萧景琰力排众议,尤其是面对一些认为“与民休息”
便是“无为而治”
的保守派官员,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与远见。
“陛下,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如此大兴土木,广开新政,是否操之过急?恐加重百姓负担啊!”
一位老臣忧心忡忡。
萧景琰沉声道:“爱卿只知国库空虚,可知民间因战乱流离失所、田地荒芜者几何?可知漕运不畅,南北粮价悬殊,富者囤积居奇,贫者无米下炊?可知海疆不靖,商路阻塞,我大靖物产无法外销,海外奇珍不能内输?无为而治,并非坐视不理,而是因势利导!
朕此举,正是为了从根本上纾解民困,开拓财源,稳固江山!
今日之投入,是为换取明日之盛世!”
他目光扫过群臣:“诸卿若有更好良策,可畅所欲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