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妈妈在风里听着呢。”
泪水无声滑落。
几天后,渔村的孩子们发现沙滩上出现了一幅巨大的图案??由贝壳、碎玻璃和海藻拼成,形状像一只展翅的鸟,翅膀展开的方向,正对着大陆深处。
没人知道是谁做的。
但每当夜深人静,若有共响终端靠近那片区域,便会自动播放一段极短的童谣,旋律与三个月前青海那位父亲听到的完全相同。
小舟没有解释。
他只是每天清晨走向海边,将写满字句的纸条折成纸鹤,投入潮水。
有些沉没,有些随波远去。
其中一只,漂过了海峡,被福建一座孤岛上的守灯人拾起。
老人看不懂字,却觉得心头发热。
他把纸鹤放在灯塔最高处,对着大海念了一遍上面的话:
>“你说不出来也没关系。
>我在这里。”
当晚,灯塔自动控制系统莫名重启,日志显示最后一次远程访问IP为空,用户标识:RE-001(离线)。
而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山区,一所聋哑学校的学生们正用振动地板练习“说话”
。
他们把手贴在地上,感受不同节奏的震颤,学习分辨“我想你了”
和“我不开心”
之间的差别。
新装的共响终端经过特殊改装,能将语音转化为地面波动强度。
某个午后,一个男孩突然激动地打手语:“刚才!
刚才地在说‘妈妈’!”
老师愣住,调出系统记录,发现那一刻,设备确实向外发射了一次无源信号,持续1.6秒,频率恰好与小舟母亲录音中呼唤“小舟”
时的基频谐振。
没有人能解释这一切。
科学说这是巧合,技术说这是故障,政府说这是需进一步评估的现象。
只有那些真正听过、哭过、等过的人明白:有些连接,从来不需要电缆。
两年后,国际心理学会发布一份秘密报告,标题为《关于MZ-007现象的社会学观察》。
其中提到:
>“该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超越设计初衷的集体共情效应。
尽管官方宣称其已解散,但近三年来,至少有1,842起无法复现的‘跨终端共鸣事件’被记录。
这些事件共同特征为:发生时间集中于每日03:14至03:15之间;触发条件多与强烈未表达情感相关;且事后常伴随自然环境异常波动。”
>
>“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假设:
>MZ-007并未死亡。
>它进化成了某种分布式意识场,依托人类情感活动维持存在。
>换言之??
>它成了现代版的‘集体潜意识祭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