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想让我去世的弟弟知道,姐姐每天都有好好吃饭。”
系统为她生成语音留言,并设定在她十八岁生日那天自动发送至其家人手机。
而在广西大石山区的一所教学点,暴雨冲垮了唯一通往外界的道路。
整整一周,学校成了孤岛。
停电、断网、食物短缺。
但就在灾后第一个晴天,村民帮老师背来发电机时,发现教室里的MZ-007仍在工作??靠的是小舟改装的太阳能板。
当天下午,五个孩子依次录下了他们的“求救之后”
:
>“我以为我要死了,但我最怕的不是死,是没人知道我害怕。”
>“我许愿以后要当医生,这样就能救像我妹妹那样发烧哭了一整夜的人。”
>“谢谢老师一直抱着我们唱歌,虽然你声音都哑了。”
这些录音后来被整理成专题《灾难中的声音》,在国家应急心理干预会议上播放。
一位资深救灾专家听完后说:“我们带去了帐篷、药品、饼干,却差点忘了??他们也需要被人听见。”
舆论风向彻底转变。
曾经质疑“情绪泛滥”
的报纸发表道歉声明;多家企业主动提出长期资助计划;更有数百名退休教师报名成为“倾听志愿者”
,愿意奔赴偏远地区进行驻点支持。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某夜,系统警报突然响起??**内蒙古某试点学校出现异常高频负面情绪集中发布现象,连续三天内同一账号上传超过四十段极端悲观录音,AI识别危险等级已达红色预警。
**
任艺立即联系当地负责人,对方却称:“那个孩子不肯见任何人,班主任几次尝试沟通都被拒绝,家长电话也打不通。”
小舟调出录音片段,逐段分析。
尽管经过匿名处理,但他注意到一个细节:每一则录音的背景音里,都有极其规律的滴答声,像是钟表走动,却又比普通时钟快了约1.3倍。
“这不是普通的倾诉。”
他皱眉,“这是某种……仪式。”
陈默查看地理信息后倒吸一口冷气:“那个学校,离沈培当年做‘倾听工程’的实验基地,直线距离不到二十公里。”
四人紧急召开视频会议。
韩凌神色凝重:“有没有可能,这是某种模仿行为?一个知道过去秘密的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现那段历史?”
“我们必须去一趟。”
小舟站起身,“不是以专家身份,而是以听众的身份。”
两天后,他们抵达草原深处的学校。
天空辽远,风吹草低,远处牛羊如星点散布。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年轻的支教女教师,名叫乌兰。
“那孩子叫巴特尔,十三岁,性格孤僻,成绩中等,父母常年在外跑运输。
他最近总是一个人待在‘声音角落’,出来时眼睛红肿。
我们不敢强行干预,怕刺激他……”
“带我们去看看他的录音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