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越来越激动。
话语里饱含着对他们亲手参与创造的这套丛书的肯定与骄傲,更充斥着对当前书籍极度短缺现状的沉痛批判和深深无力感。
所有人都听得出来,大家对立即重印再版这套丛书的愿望是何等迫切,那份焦灼感已到了令人寝食难安的地步!
这个重印的想法,总编辑徐福生并非没有考虑过。
他清楚地记得,1962年他进入出版社前夕,理科编辑室已经在筹划编写《数理化自学丛书》。
当时,出版社汇聚了上海一批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顶尖中学教师,每人负责撰写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这套丛书的宗旨非常明确:让仅具备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年,也能通过自学,掌握高中阶段的数理化基础知识。
首次出版时,印刷册数有限,影响力主要在上海及周边地区。
谁能料到,时隔十几年,命运竟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逆转!
这套书竟成了全民争相抢购的“高考圣经”
、“命运宝典”
。
高考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复习资料?其实,在高考恢复的消息正式公布前一个月,徐福生就已经在深思这个问题。
九月,他曾专程拜访刚从北京科教座谈会归来的苏步青先生。
苏先生难掩兴奋地向他透露:年内必将恢复高考!
这个消息让徐福生内心激荡不已。
然而,冷静下来一想,当时中学校园里普遍使用的依然是《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这类教材,内容与高考要求相去甚远。
联想到之前深入江西上饶、安徽淮北和阜阳等地对上海知青的调研,徐福生深知,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许多青年根本没有机会读完高中,有的甚至连初中课程都未曾系统学习过。
他立刻意识到,必须尽早为这百万计的考生提供适用的复习资料!
当时理工科院校为“工农兵学员”
补习基础知识的教材,内容相对简单且不成体系,临时组织编写新教材又根本来不及。
反复权衡比较之下,唯有十多年前出版、体系完备、内容扎实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最为合适。
然而,重启之路障碍重重。
由于历史原因,这套丛书的所有印刷纸型(即用于浇铸铅版的母模)早已被全部销毁!
没有原始纸型,意味着印刷厂必须从零开始,重新进行最繁琐、最耗时的人工检字排版!
这在铅与火的印刷时代,无异于一项浩大繁复的艰巨工程!
按正常的出版流程,重印这样一套大型科技丛书,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更何况,当徐福生在高考消息公布前提议重印时,编辑室内部就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有人质疑: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去重排一套旧版图书,其内容是否还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投入产出是否值得?巨大的争议和现实的顾虑,让他最初的设想不得不暂时搁置。
将一个想法真正付诸实践,必然要直面重重考验。
这次召集全社骨干开会,核心议题就是要不要克服万难,重启这套丛书的刊印!
讨论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气氛热烈而凝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