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翻译,这些词都源于希腊语“muthos”
或“mythos”
,从词义上看为一种超乎人类能力的行事的言说、叙事或者是故事等。
近代以来,不同的学者对神话的理解与界定不尽相同,日本著名神话学者大林太良曾说:“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多少学者研究这个问题就有多少个神话的定义。”
[2]
虽然,学术界对“神话”
的界定异彩纷呈,但大都主要从神话的内容、神话的创作等角度来界定神话。
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神话”
词条认为:“神话是一个集合名词,用以表示一种象征性的传达,尤指宗教象征主义的一种基本形式,以别于象征性行为(崇拜、仪式)和象征性的地点或物体(庙宇、偶像等)”
,有的学者指出“神话是具有一种隐性而非明言的绝对记叙文。
它记叙超越尘世但又基于尘世的时间或事态;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完全不同于人所经历的普通历史年代(并且多数发生在不可想象的很久以前);这种记叙文的主人公通常是神或别的非常之物(比如动物、植物、最初的人或者改变人状况的特有的伟大人物)”
[3],有的学者则将神话的起源与伦理学、法学、天文学、地理学相联系,如科林武德把神话称为一种“准历史学”
(queasy-history),强调:“我们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文献中也找到了它的例子,那就是神话。
尽管神权历史学根本不是有关人类的历史学,然而就故事中神明人物是人类社会的超人统治者这个意义来说,它仍然与人类活动有关;因此他们的活动就部分地是向人类所做出的。”
[4]等等。
其中,马克思对神话的定义影响较大。
马克思认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5]
在西方学者对神话的界定纷纷提出各自独到的学术见解的同时,中国学者也开始对神话的界定进行探索。
我国神话研究先驱茅盾在20世纪20年代的著作中将神话定义为:“一种流行于上古民间的故事,所叙述者,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但是古代人民互相传述,却信以为真。”
[6]《辞海》1979年版对神话的定义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古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借助幼稚的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
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历代文艺创作中,模拟神话、假借传说中的神来反映现实或讥喻现实的作品,通常也称神话。”
其间,著名神话学家袁珂提出了“广义神话”
说,认为“神话是非科学但却联系着科学的幻想的虚构,本身具有多学科的性质,它通过幻想的三棱镜反映现实并对现实采取革命的态度”
,“在原始社会往往表现为对自然的征服,在阶级社会则往往表现为对统治者及统治思想的反抗。”
[7]并把神话的范围扩展到神话、仙话、佛经人物、民间传说等。
袁珂的“广义神话”
,在我国曾引发广泛的讨论,虽然反对者众,但标志着中国神话研究走出了外国学者定义的影响,走到了自己的学术天空之下。
罗列上述国内外对神话的界定,其目的是想从多种学术比较中,找出他山之石或是汲取精华。
在众多关于神话界定的梳理与找寻过程中,契合当代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学科的学术成果,笔者比较认同杨利慧先生对神话的定义:“神话是有关神祇、始祖、文化英雄或神圣动物及其活动的叙事(narrative),它解释宇宙、人类(包括神祇与特定族群)和文化的最初起源,以及现时世间秩序的最初奠定。”
[8]在此基础上,笔者站在生态伦理学的立场上,对这一概念补充说明如下:第一,神话“解释了宇宙、人类(包括神祇与特定族群)和文化的最初起源,以及现时世间秩序的最初奠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