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四 四十年代的文学(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四节四十年代的文学

banner"

>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个时期,也称“四十年代文学”

,时间上指1937年至1949年。

这是一个以战争为主的历史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文学呈现出与前两个时期大为不同的情形。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文学在战争环境中艰难发展。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9月武力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之后,其妄图吞并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几年间不断以武力频频挑起事端,终于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

由于敌强我弱,大片国土相继沦陷,数百万民众遭到屠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中国人民空前团结,同仇敌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

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终于在1945年8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残酷的战争环境改变着文学,作家们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倾向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文学变为战斗的武器。

宣扬民族意识、振奋民众精神、讴歌抗战英雄、揭露侵略者的罪恶等,成为文学的主导潮流和绝大多数作家的创作追求。

因此,为广大民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类型有了较大发展,比如戏剧、电影、朗诵诗、特写、报告文学等。

二、文学的区域化状态。

这一时期,文学在国民党统治区(“国统区”

)、共产党统治区(“解放区”

)和日本侵略者占领区域(“沦陷区”

)三个区域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国统区集中了当时大多数作家,形成了重庆、桂林、香港、昆明等几个文化中心。

作品多以突出民族意识、鼓舞民众抗战和揭露现实弊端、批判民族劣根性等内容为主,历史剧、街头剧、长篇小说和杂文等取得较大成就。

解放区在1942年5月之后,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文艺全力向大众化、普及化发展,作品多以表现解放区工人、农民和士兵的敌后抗战、生产劳动、民主建设和移风易俗等为主,总体呈现出昂扬、乐观的风貌。

以秧歌剧为主的戏剧、民歌风味的诗歌和以通俗明快为主调的小说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沦陷区文坛亦有收获,张爱玲可谓代表。

抗战时期的“孤岛文学”

是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

三、文学创作的“力”

的追求。

由于战争环境的残酷动**,民族沦亡的威胁,作家们的首要任务是和广大民众一起反击侵略、保家卫国,创作具有现实直接作用的作品就成为作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与时代无关的吟风弄月,在当时都被视为艺术上的堕落行为。

这是在民族危亡时期一个富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作家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通俗而有力的审美追求,成为此时期文学总体格调的必然,其粗糙也正与此相关。

40年代的小说依然是这一时期总体文学成就的重要部分。

在国统区,一批在30年代的小说创作方面已取得明显成绩的作家,这一时期推出了自己的新作,显示了新的艺术追求。

比如茅盾的《腐蚀》、巴金的《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沈从文的《长河》等,都是有特色的作品;沙汀以长篇“三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八零前程似锦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渣爹的逆袭人生邪王独宠废柴妃杀怪百分百爆率,你跟我比幸运?我,君麻吕,要长生!网游之盖世大魔王我真的不想谈恋爱火枪未能击穿裤袜从寒门开始崛起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文娱从自媒体开始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二次元强化大师末世女主难当封妖的灯火投胎了不让江山LOL之战神崛起重生支配者一剑倾国农家恶毒后娘她超凶奋斗在修真界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年代文炮灰女配养崽崽我的外挂果然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