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五章 本时期戏剧文学(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五章本时期戏剧文学

banner"

>

第一节《茶馆》

发表于1957年的三幕话剧《茶馆》,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扛鼎之作。

剧作以一个名为“裕泰”

的北京大茶馆在清末戊戌政变失败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前夕三个时代横跨五十多载的兴衰盛变为背景,讲述了以茶馆掌柜王利发为首的一群小人物在旧中国动**年月中经受的苦难,“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

[1]茶馆掌柜王利发信奉祖传的经商原则“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

,为经营这份家业殚精竭虑,然而茶馆却随着时局每况愈下,任凭时代更迭,终难摆脱被盘剥敲诈的命运;吃皇粮的旗人常四爷刚强耿直,常感时忧国,对清廷腐败、洋奴横行、贩儿卖女等社会乱象多有针砭之词,因一句“大清国要亡”

招来牢狱之灾;民族资本家秦仲义自命不凡,沉醉于实业救国的梦想,可抗战胜利后,他的工厂却被政府当做逆产没收……历经三个时代的命运沉浮后,三人白首相聚,百感交集:改良经营“越改越凉”

的王利发不明白“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呢”

;渴望自食其力的常四爷,面对凋零世道、衰颓国势,也只有悲凉一叹:“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破产的秦仲义只剩一腔愤懑和自嘲:“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

三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撒起捡来的纸钱为自己祭奠,通过一种自我解嘲的仪式道尽人事的无奈与苍凉。

最后茶馆被霸占,王利发悬梁自尽,剧作在宪兵司令部沈处长的一声“蒿!

(好)”

中猝然落幕。

除了这三个贯穿性人物,剧中还汇集了上至前朝贵胄、下至流氓地痞,几乎囊括整个北京市民社会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行踪:两个大户人家为争夺一只鸽子兴师动众;破产贫农无奈卖女,却被老太监收买为妻;两个逃兵打算合买一个媳妇,好不容易攒下的银元又被特务贪污;刘麻子干着买卖人的营生还大言不惭“我要是不分心,他们还许找不到买主呢”

,最后稀里糊涂被当逃兵抓走,丢了性命;江湖骗子唐铁嘴专发国难财,巴不得世道越乱越好;前国会议员对国事失望,远离庙堂,潜心修道;京师名厨、说书艺人面临手艺失传痛心疾首;太监的侄媳妇做着复辟帝制的梦,给自个儿封了个皇后……这些各具典型的人物以各自的生活故事、命运遭际,轮番再现了旧时代令人啼笑皆非的人间世相。

对于老舍50年代的戏剧创作而言,《茶馆》的出现是一个“异数”

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

间创作了不少配合形势宣传而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

《茶馆》的前本《秦氏三兄弟》[2]原也是为宣传“新宪法的颁布”

而作。

后来友人的建议激发了老舍积蓄已久的创造经典的冲动,遂改变初衷,根据原本一场发生在茶馆中的戏为基础另起炉灶,发展成一个描绘旧时代社会面貌的戏。

[3]在重新构思的剧作中,老舍有意识地“避生就熟”

:在题材上,躲开政治斗争问题,探囊取物般将笔触伸向自己擅长表现的旧时代市井生活领域,将全部目光聚焦于小人物的命运,“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4];相应地,在写法上也启用了自己擅长的戏剧样式和艺术风格。

一、“人像展览式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