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恒的《苍河白日梦》所讲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曹府二少爷光汉留洋回到家乡,赈济灾民,请洋人办火柴厂,在革命党影响下试制炸药,最终被清政府抓住绞死。
然而叙述人是一个百岁老人,讲的是他16岁在曹府做奴才时看到、听到的一切,这种独特视角使得一些内容被遮蔽(如革命党人的活动),另一些内容则被敞开:二少爷是一个“怪人”
、“疯子”
、“废人”
,他的恋母情结、性无能、性变态及自虐,洋工程师与二少奶奶的**,“耳朵”
(百岁老人的小名)暗恋二少奶奶的“白日梦”
……曹光汉由于性变态与自虐狂而走上革命并慷慨赴死,以此证明自己不是“废人”
,这种叙述解构了有关“革命”
、“英雄”
、“牺牲”
的神话。
“苍河白日梦”
既是“耳朵”
暗恋二少奶奶的白日梦,又是二少爷曹光汉的革命白日梦。
格非的《大年》同样颠覆了关于革命的“动机”
与“源起”
的意识形态解说。
革命引路人唐济尧设巧计诱使豹子参加革命并杀死财主丁伯高,又罗织罪名除掉豹子,目的却是为了得到丁的二姨太玫。
有关“压迫与反抗”
的革命动机被消解,唐济尧的“革命阴谋”
与豹子的阿Q式盲动背后是**裸的欲望。
《迷舟》将背景置于北伐战争时期,写孙传芳部下级军官萧于戎马倥偬之余与表妹杏的私情,以及最后被警卫员以“通敌”
的口实击毙的故事。
笼罩在主人公身上的是深深的神秘与宿命,萧没有死在战场,没有死于情杀,却死在对自己忠心耿耿、还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
的警卫员枪下。
作家把萧和杏这条明线营构得跌宕起伏,而把萧和警卫员这条暗线处理得极为隐蔽,从而造成扑朔迷离的“叙事迷宫”
。
莫言《红高粱》系列破除“民族抗日战争”
的宏大叙事,在一个“抗日”
大背景下通过“红高粱”
这一象征意象,张扬北方农民的原始野性与自由粗犷的生命力:“我爷爷”
余占鳌杀死与自己母亲姘居的和尚,杀死“我奶奶”
九儿婆婆家一对父子,炽烈地爱着九儿,他们在疯长的高粱地“野合”
;日寇来犯,他们拉起队伍以原始的武器作自发而惨烈的抵抗,作者以此表达对已逝的野性、血性的追怀。
小说由第一人称叙述者加上叙述者父亲(豆官)的视角来铺叙故事,不同人物心理与视角分别叙述同一个故事,每次叙述各有侧重,营造出“多声部”
叙事效果。
在写实中融入奇异的想象与怪诞的色彩,作者凭着自己的感觉体验随心所欲变换时空,使此地与彼地、历史与现实奇妙地糅合在一起,构成非线性、非逻辑、循环复叙的立体结构。
同样,余华《一个地主的死》在对“抗日”
题材的另类叙写中塑造了一个另类的“抗日英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