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章 本时期小说(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瞩目国民悲剧、挖掘国民灵魂暗疾并透视其中成因,形成了鲁迅对待国民的双重态度,即“怒其不争”

与“哀其不幸”

鲁迅既为国民的不幸命运感到深切的悲哀,又冷峻地审视他们的各种缺点,对他们未能觉醒与抗争愤怒不已。

鲁迅小说笔下的中国下层民众,几乎都承载了这种相反相成的主体态度。

在《阿Q正传》中,鲁迅以现代理性的立场,揭发了阿Q身上的精神病象,给予挖苦、讥讽和针砭,又以人道主义情怀,对他所遭受的屈辱境遇予以无声怜悯。

其他人物形象,诸如孔乙己、闰土、陈士成、祥林嫂等,对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

的下层人物命运遭际的书写,也都透露出鲁迅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

鲁迅之所以“怒其不争”

,乃是因为国民的不幸命运与他们的各种性格弱点密切相关。

这些性格弱点本来可以发挥主观意志加以克服和摆脱,毕竟个人虽然受到环境的极大制约,但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存在,可以觉醒和抗争。

之所以“哀其不幸”

,是由于鲁迅发现下层人物的灵魂中有阴影也有光亮。

孔乙己虽然执迷不悟,迂腐可笑,很爱面子,还沾染了好逸恶劳、小偷小摸的恶习,但他也不乏可爱之处,喜欢和小孩子亲近,很少拖欠酒钱,就是证明。

少年闰土天真纯朴,聪敏勤快,充满活力,体现出乡村少年所特有的淳朴与美好,即使人到中年,“苦得像一个木偶人”

,头脑迷信守旧,也依然葆有乡下人的忠厚老实。

祥林嫂观念老旧,笃信神鬼,但其实是一个勤劳质朴、富有爱心的乡下妇女。

秉性善良的弱者落得境况凄凉、不得善终的下场,普通人对此尚且难免心生哀感,何况鲁迅是一个深受五四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影响的人。

鲁迅“哀其不幸”

的更重要缘由,在于他发现在下层群体的沦落和罹难中,政治窳败、社会黑暗、文化腐朽、人情淡漠等客观因素难辞其咎,下层民众可以说是黑暗中国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这种对待下层民众的双重主体态度,反映出鲁迅小说创作兼具全面性与深刻性的思想张力,也是其超越一般揭示底层社会病象小说的重要因素。

国民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不仅体现于国民身处其间不知其害,还在于国民对于想解除他们封建思想的先觉者的敌视。

在《狂人日记》中,具有现代意识的先觉者与蒙昧落后的普通民众,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显然,狂人是一位先知先觉者。

他从面临迫害的切身感受出发,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参与“吃人”

,或者被吃,他渴望他们能够觉醒、自新,使吃人社会土崩瓦解。

但是他们根本不能理解狂人,只是一味把他视为胡言乱语的疯子。

狂人越是向他们宣说新思想,他们越是认为他病情严重。

狂人的遭遇表明,先觉者与普通民众之间存在巨大隔膜,后者对前者的启蒙、教导无动于衷,双方无法同声相应,甚至形成对立。

在先觉者看来,民众积习太深,因循守旧,麻木不仁,令其深感失望、悲哀和愤怒。

而在民众眼里,先觉者趋新逐异、离经叛道,非我族类,因而本能地疏远乃至敌视他们。

在《呐喊》与《彷徨》的另一些小说中,启蒙者与民众的对立关系,也得到或隐或显的反映。

《药》中先驱者夏瑜为革命断头所洒的血,不仅没能感召民众,赢得敬仰,反而被华老栓当做药方,救治他儿子的肺病。

先驱者舍身为民,民众却毫不会意领情,甚至视其为活该被杀的乱臣贼子。

《示众》着意写“看客”

争先恐后,以猎奇的心态欣赏“囚犯”

游街示众,正隐喻着庸众对启蒙者的特有态度。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被同族人视为“吃洋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八零前程似锦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渣爹的逆袭人生邪王独宠废柴妃杀怪百分百爆率,你跟我比幸运?我,君麻吕,要长生!网游之盖世大魔王我真的不想谈恋爱火枪未能击穿裤袜从寒门开始崛起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文娱从自媒体开始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二次元强化大师末世女主难当封妖的灯火投胎了不让江山LOL之战神崛起重生支配者一剑倾国农家恶毒后娘她超凶奋斗在修真界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年代文炮灰女配养崽崽我的外挂果然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