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三 从改革小说到主旋律小说(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高晓声的创造与缺失.小说评论,1996(1).

段崇轩.在精英、农民与智者之间——高晓声小说创作论.文学评论,2007(5).

杨立元.至生至世为老百姓而写作——论张平创作的审美趋向.河北学刊,2002(3).

桑宁霞.文学走出尴尬——张平成功启示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3).

陈晓明.极端境遇与“新人民性”

——论张平小说的艺术与思想特征.时代文学,2005(5).

阎秋霞.“张平文学”

的当代价值.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3).

拓展练习

1.张平的小说《抉择》在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又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

称号之后,不仅没有获得学界“精英圈子”

的广泛认同,反而招致了一些私底下的议论,说“张平拿了茅盾文学奖真是太勉强了,如若光混个‘人民作家’当当,或许还算说得过去”

,不仅如此,在研究领域,“对张平这种公开的或者私地里的讥讽已经代表了一种倾向。”

即“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我们的文学和艺术一夜之间就掉进了象牙塔,只有让那些喝着啤酒,嘬着咖啡,神吹海聊貌似学贯中西实则一肚子稻草的侃爷们接受才是阳春白雪,而一沾了人民或者老百姓的边儿就‘咕咚’一声跌进了地沟,就成了下里巴人,就上不了大台面儿了。

优秀作品的标准早就溜得无影无踪,一切都那么随心所欲。”

[12]事实上,尽管张平的小说屡屡获奖,且发行量大都在二十万册以上,位于“畅销书”

之列,他的文学观、创作目的以及他作品的“文学性”

,在得到许多读者认可以及市场承认的同时,在文学圈内,特别是评论家笔下却没有受到相应的评价和重视,请选择张平的两部小说进行阅读,并查阅评论文献索引中的相关论文,简单归纳张平小说的特点以及你对作品的评价,思考评论界出现的这种背离现象原因何在。

2.《人到中年》发表之后,其中的主人公陆文婷被作为知识分子“忍辱负重”

的楷模而受到了社会一致的好评,然而,吴炫在他的《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中则认为“陆文婷的忍辱负重因为蕴含奴性,因而也就有不健康性”

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评价的差异,你觉得哪一种人格更应该值得我们尊重和赞赏?

3.张炜是对当代社会现实有独特思考的作家,他的强烈的道德关怀精神以及由此出发的对现实的质疑和批判常常引来众多的争议。

从1993年以后,张炜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加尖锐触目,他对剧烈变动中的中国社会现实的忧虑充斥于这一时期他的所有文字中。

《九月寓言》及其后一系列作品当中按捺不住的忧愤,对工业文明的疑虑,对道德理想的高调宣扬,使原本显得低调沉默的张炜一跃成为知识界、文化界的焦点人物。

对张炜的这一“转变”

,批评界看法不一。

誉之者称其对精神理想的坚守浸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毁之者则认为张炜的“道德重建”

的**以及他对当下现实的质疑和批判,在根本上是“反现代性”

的,是站在“守旧”

“没落”

的农业文化立场上对现代文明发展的“诅咒”

,有着民粹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精神影子。

[13]而张炜则在他的小说《芦青河告诉我》的后记中说:“我厌恶嘈杂、肮脏、黑暗,就抒写宁静、美好、光明;我仇恨龌龊、阴险、卑劣,就赞颂纯洁、善良、崇高。

我描写着芦青河两岸的那种古朴和宁静,心中却从来没有宁静过。”

请你查阅相关评论,谈谈在当下的语境之中,如何重读《古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重生在夫君登基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七零之彪悍娘亲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末日:小姐姐没了我怎么活重生八零前程似锦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小良药斗罗之开局签到祖龙武魂末世:全球领主乾元劫主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纳米崛起酒店供应商姑娘她戏多嘴甜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干赢那个赘婿文男主异度高校[无限]悠闲修道人生我的魔王老婆超宠我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太古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