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多多:《行礼:诗38首》
根子:《三月与末日》
评论摘要
1.流沙河的一些成功之作几乎都是从个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写成的,包孕有诗人自身的兴遭际遇,倾注着诗人感情的心血。
他的诗,不回避表现个人的真实的生活经历。
许多诗篇里的“我”
,例如《一个知识分子赞美你》《妻颂》《一张糊墙的报纸》《故园九咏》《归来》《文学讲习所旧址》《蝶》等诗中的“我”
,都可以看成是真实的具体的诗人自己。
他将自己的悲与喜、爱与憎、褒与贬,自己的具体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感情凝聚都注入自己诗篇。
诗人通过“我”
的感受和表现社会的、时代的、人民的情绪,像高尔基说的“把全世界集中在自己身上”
。
这使流沙河的诗以感情的真切和诚挚而感动人。
……渊博的学识同诗的**相结合,科学性同诗的幻想相结合,构思奇巧,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是流沙河诗歌的另一个重要特色。
……注重吸收古典诗词、民歌、新诗和外国诗的优点,追求诗的民族化,是流沙河诗的又一特点。
流沙河擅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收多方面的艺术营养,已形成自己的诗风。
丁永淮:《论流沙河的诗》,载《文学评论》,1991(3)。
2.穆旦诗歌的三个常见主题,分别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赞美》)、“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出发》)和“残缺的我”
(《我》)。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体现了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历史意识的浮现”
的创作特点。
“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是最具穆旦个性特点的核心主题,是他“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
的经典主题:即在对自我、现实、历史乃至真理的拷问中,“我”
不断挣扎,不断探索,思考着生命意义和个体价值,虽然一再遭受挫折、打击、“阴谋”
“暗杀”
,可从不放弃,一再获得真理又一再失去(不满足于已获得的)。
在希望和幻灭的循环中,“我”
仍要坚持“活下去”
,生命由此而“丰富”
,虽然这“丰富”
中充满了“丰富的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