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志荣:《地火在运行——张中晓与〈无梦楼随笔〉》,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3)。
泛读作品
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邓拓:《说大话的故事》《专治“健忘症”
》
刘白羽:《日出》《长江三日》
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评论文献索引
林非.散文创作的今日和明日.文学评论,1987(3).
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商昌宝.“双百方针”
的“浮沉”
与十七年散文的发展.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黄汉忠,戈凡.论秦牧散文的艺术风格.文学评论,1981(1).
曾绍义.论秦牧散文的诗意.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林贤治.对个性的遗弃:秦牧的教师和保姆角色.文艺争鸣,1995(3).
黄景忠.土地、船、花:秦牧的散文世界.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3).
席扬.文学经典的“生成”
语境与“指认”
困境——以“十七年”
散文的文学史叙述变迁为例.文史哲,2009(3).
拓展练习
1.在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教程》中这样评价沈从文的《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如果说,鲁迅当年以石破天惊的《狂人日记》揭开中国现代文学大幕,宣布了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大无畏精神,奠定了以启蒙为特征的现代文学传统;那么,沈从文的这篇低调的‘狂人日记’对50年代以后的文学史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
请仔细阅读这篇“手记式的散文”
,谈谈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何处。
另外把此时段的沈从文与20世纪30年代的他留给你的印象做一个比较,谈谈自己的感触。
2.魏巍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朝鲜通讯”
,在20世纪50年代就感动了千百万读者,被评论家称为是“建国后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里程碑”
;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能带给人强烈的情感震撼,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所叙之事具有“个人体验”
的真实性,所抒之情是“大情”
和“真情”
,请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分析他是如何把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事理与情感交相辉映的?
3.刘白羽与杨朔、秦牧并称为“散文三大家”
,他以“壮美”
的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但是近些年对他的批评日益增多,请阅读他的散文《长江三日》《日出》等篇目,查阅相关评论,谈谈你的审美感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