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戏剧是演员与观众的共同构成物,戏剧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未定点,只有观众将它具体化时,意义才会渐现。
陈坚:《论新时期话剧的现代品格》,载《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2(6)。
泛读作品
刘树纲:《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陶骏:《魔方》
评论文献索引
陈吉德.中国当代先锋戏剧成就及其不足.戏剧文学,2004(6).
王音洁.是“先锋的品格”
还是“先锋的技巧”
?——评孟京辉与高行健的“先锋戏剧”
实践.浙江学刊,2004(1).
甑西.新时期的话剧探索与探索话剧.文学评论,1991(2).
宋宝珍.探索剧:摸索中国话剧的现代化途径.戏剧文学,2001(11).
张勇.论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艺术源泉.当代戏剧,2006(3).
袁联波.先锋戏剧的实验向度与价值取向.戏剧文学,2006(8).
拓展练习
1.陶骏、陈亮给戏剧《魔方》的结构命名为“马戏晚会式”
,其含义有二,“一是结构上它没有明显的戏剧线索,也没有**,是由几个风格迥异、似乎互不相干的戏剧小品拼成的一个大拼盘。
不是传统的‘焦点透视’,而是‘散点透视’。
二是指戏的娱乐性”
[31],可以说这样的编导原则对传统充满了挑战意味,也冲击着我们长期以来对“戏”
的理解,请你谈谈你对此观念的看法。
2.戏剧在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曾经一度担当过宣传的工具,并有过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是从八十年代之后,无论是现实主义的戏剧,还是先锋派的戏剧,都逐渐走向了一个衰落的过程。
对此,田本相先生说:“当前话剧现状,最令人堪忧的是精神状态,是创作精神的萎靡,是探索艺术精神的衰微,是社会责任感的减弱,是社会良知和**的缺失。
物质的**和金钱的贪欲在侵蚀着人们的灵魂。
因此,对于话剧来说,最要紧的是需要一点精神,需要我们发扬老一辈话剧家的革命精神,以及他们对于话剧艺术的忠诚敬业的精神,在艰苦环境中艰苦奋斗,在民族危难社会黑暗的境遇下,敢于面对时代面对现实的创作精神。”
[32]请你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戏剧本身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引起这个变化的原因。
[1]李杨:《没有“十七年文学”
与“文革文学”
,何来“新时期文学”
?》,载《文学评论》,2001(2)。
[2]李杨:《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载《文艺研究》,2005(1)。
[3]李杨:《重返八十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就“八十年代文学研究”
接受人大研究生访谈》,载《当代作家评论》,2007(1)。
[4]谢泳:《思想解放运动背景下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阎秋霞:《“重返八十年代”
与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载《文艺争鸣》,2010(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