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一章 小 说(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萨支山.试论五十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

长篇小说——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文学评论,2001(3).

陈思和.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评50年代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3).

董之林.追忆燃情岁月——五十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任现品.革命主题对感**的整合——论十七年小说创作的一种倾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2).

陈晓明.历史“扭结”

中的十七年小说——评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文艺争鸣,2005(4).

高旭国.压缩之后的价值:“十七年”

小说漫议.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1).

郭冰茹.论“十七年小说”

的叙事张力.当代作家评论,2006(5).

樊星.永远的红色经典——红色经典创作影响史话.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拓展练习

1.在讨论20世纪中国文学问题的时候,50至70年代常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时期看待。

一种颇有代表性的看法是,这三十年的中国文学使“五四”

开启的新文学进程发生“逆转”

,“五四”

文学传统发生了“断裂”

,只是到了“新时期文学”

,这一传统才得以接续。

这种看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洪子诚认为这种“逆转”

和“断裂”

并不存在,这三十年的文学,从总体性质上看,仍属“新文学”

的范畴,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文学,是“五四”

诞生和孕育的充满浪漫情怀的知识者所作出的选择,它与“五四”

新文学的精神,应该说具有一种深层的延续性。

请在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小说章节中,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2.认真阅读《十七年文学:“人”

和“自我”

的失落》,写一篇读书笔记,总结作者所论述的十七年文学中“人”

和“自我”

失落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十七年文学什么样的文学特征?蓝爱国在《解构十七年》一书的前言中却认为“尽管‘人’的理论是极为尖锐有力的,但从‘十七年’文本存在的实际状况看,它是一个批判性有余而同情性理解不够的理论视角”

请在接下来的小说学习中,思考这两种理论视角,我们如何培养一种“历史的、同情的、理解的文学史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玄学大师穿成豪门弃妇[古穿今]修道种田平天下DOTA2:中单之神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开海重生退婚后偏执大佬成我裙下之臣快穿之为你如愿我要做皇帝快穿之我真的不记仇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你异能很强,但下一秒就是我的了一人之开始的道爷开局签到武当山疯了!顶流死对头来我婚礼抢亲了娇软师妹疯批后,全师门跪舔称臣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我真不是法爷都市逍遥邪医大宇之上抽卡救不了诡异世界国民闺女三岁半我真就想当个厨子啊阳神冠军侯天家小农女又谜又飒一箭破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