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四 人生派写实小说(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丈夫抛弃她,她平静地搬走;丈夫忏悔,她平静地搬回来。

一切都顺其自然,不喜不怒。

表面看来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实际上却是达天知命的强者。

人生就如入海采珠一样,能得什么,不得而知,但每天都得入海一遭。

人生又如蜘蛛结网一样,难得网不破,但照结不误,破了再补。

有一股前路茫茫的怅惘和无法排遣的悲哀,但主调是积极入世的。

对照同时期的散文《海》,不难明白这一点。

借用佛家思想,没有导向现实人生的否定,而是通过平衡心灵,净化情感,进一步强化生存的意志和行动的欲望,这是许地山小说奉献的带宗教色彩的生活哲理。

哲理小说以融合哲学和诗学为目标,这就必然产生一个矛盾:论形象性、情感性它不如纯文学,论思辨性、精确性它不如纯哲学。

它的长处不在于哲学的通俗化或文学的抽象化,而在于借助诗的语言和情感的潮汐,表达人类对世界的永恒探索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的决心和热望。

很难设想,哲理小说能为当代人或后代人提供多少值得奉为圭臬的新的生活哲理。

很多人对于哲理小说的偏爱,并非想从中获得什么立身处世之道,而是惊叹作家居然能把如此熟悉的哲理表达得如此生动!

同样的,许地山的哲理小说长处不在于思辨的精确,而在于情感的真诚。

用诗的语言来描述诗的意境,从中透出一点朦胧的哲理,便于读者去感受,去领味,去再创造。

因此,显得空泛深邃。

可惜,长期的书斋生活,严重限制了许地山的视野。

他对自我情感体验深,对人生体验浅。

当他刻画淳朴热情的人物性格时,他是成功的;可当他描绘纷纭复杂的社会人生时,则显得十分笨拙。

而小说宣扬的有所为的“无为”

、有所争的“不争”

,作为保持心理平衡的个人修养,不无可取之处;但作为处世之道,则十分危险,很容易成为懦夫、奴才的遁词,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激化的历史时期。

陈平原:《许地山:饮过恒河圣水的奇人》,见曾小逸编:《面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作家》,106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5.许地山虽信奉“生本不乐”

,主张对世间一切采取“避”

和“顺”

的态度,但他始终没有把笔下的悲剧人物写得颓废消沉,更多的是写出笔下人物在认同命运之后的旷达与坚韧,写出他们是怎样以坚韧的态度来对待现实人生的。

许地山在作品中所宣喻的对社会人生的宗教式透悟,能使人们从种种生的重压中解脱出来,始终保持住精神上的平衡,是在人面对生之悲剧时,给人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从另一视角对现实境遇的重新阐释,使原本可能产生的痛楚与压力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消解,使不幸的人生反而多出了一份诗意与潇洒。

挥之不去的宗教情结,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许地山的小说带来了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宗教情结导致许地山的小说作品只可远望,不可近观。

许地山小说取宗教视角体察社会人生,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心话语,成为一种边缘文学,特别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这样的文学作品是难以惹人注目的,只有在远离了刀光剑影的太平盛世,这样的文学作品因满蕴着对人生的某种透悟才颇能拨动人心,获得读者的喜爱。

这就是许地山的小说在当年何以不能走向中心而在当今却颇获好评的奥妙之所在;二是许地山的小说一味强调“避”

和“顺”

,反复宣喻乐天知命、随遇而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思想,泯灭了是非荣辱的界限和区别,是一剂精神鸦片,极易消沉人的意志,使人不敢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就短期而言能有助于人的精神平衡,但从长远而言,则无疑是贻害无穷。

朱庆华:《许地山小说宗教情结综论》,载《广西社会科学》,2003(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