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 气韵生动 各类艺术的风姿异彩(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都形象地道出了书法艺术对文人日常生活的渗透,或者可以说,书法早就与古代文人的生活甚至生命融为一体了。

也许正是因为书法在笔走龙蛇之中蕴藏了文人深刻的生命体验,才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了不朽的艺术价值。

图5-2-6《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图5-2-7宋徽宗《腊梅山禽图》

我国书法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它的源头是从文字的产生开始的。

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字迹主要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它们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

从秦朝开始,书法开始脱离工艺美术而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秦朝以小篆为主,代表者为李斯。

秦代后期出现的隶书,相传为狱吏程邈所创,因便于书写,很快就在公文上使用起来,因为当时办理公文的小官叫“徒隶”

,于是人们就称这种字体为“隶书”

隶书至汉代大盛,汉隶是汉代书法艺术的特有成就。

西汉的隶书,还略有秦篆的痕迹,到了东汉尤其是后期,篆意褪尽,遂形成汉隶的楷模,从汉代遗留下的石刻如《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等可以领略汉隶的风貌及笔法。

除隶书之外,汉代还新创了草书,草书有章草和今草之分。

章草相传为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创,因其有《急就章》,所以叫作“章草”

;今草相传为后汉张芝所创,《书断》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

张芝变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边茹,上下牵连”

魏晋是书法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时期出现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个大书法家钟繇和王羲之。

钟繇完成了楷书的定型化,惜其楷书墨迹无传,隶书代表作如《上尊号碑》,前人评其隶书“点如山颓,滴如雨骤,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更是非凡,被尊为“书圣”

,与钟繇并称为“钟王”

,又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王羲之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草书和行书上,其草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以《十七帖》名;行书若“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以《兰亭序》名。

《兰亭序》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章法布白,浑然一体,全篇二十个“之”

字,七个“不”

字,各具特点而不雷同,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梁武帝称赞其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唐太宗也说:“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若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心摹手追,此人而已。

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因此,死后还以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随葬昭陵。

书法至南北朝形成了两大派,南朝帖多,北朝碑多(其中以魏碑为代表)。

大体来说,帖宜于行草,以流美为能,体现为婉丽清媚、富有逸气;碑宜于楷隶,以方严为尚,体现为雄奇方朴、富有豪气。

南北朝书法各有所长,相互影响,到了隋朝,书法艺术终于出现了南北融合的趋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重生在夫君登基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七零之彪悍娘亲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末日:小姐姐没了我怎么活重生八零前程似锦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小良药斗罗之开局签到祖龙武魂末世:全球领主乾元劫主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纳米崛起酒店供应商姑娘她戏多嘴甜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干赢那个赘婿文男主异度高校[无限]悠闲修道人生我的魔王老婆超宠我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太古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