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不息运动,造就万物的生灭变化,他以人的生死为例,生命产生之前,是无生命的东西,是无形、无气的东西。
由于大道变化之间而出现了“气”
,由“气”
才产生有形的身体,由有形的身体产生生命,生命的变化又会走向死亡。
生死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时的运动。
人的生死,说到底,就是气聚而生,气散而死。
万物亦然。
这种“通天下一气”
的哲学思想,无疑影响到了庄子的生死观。
尽管就文化哲学的基本情况看,庄学承老学而来,与老学相近。
不过,与老学相比,庄学更重人生与心灵的陶冶,并使之超升,导向自由的精神。
从《庄子》内七篇的主要内涵看,可将其析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和《养生主》三篇。
这三篇同时也是整个《庄子》的立论核心。
这一层面,庄子着重表现的是其对主体精神生命的阐扬。
《逍遥游》以“游”
为中心,通过对各种自由形象的描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广阔无边的心灵世界和辽阔无比的精神空间,凸显超越现实而应化自然的价值观。
该文开篇即设寓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笔下,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只硕大无比的鲲鹏,展翅翱翔,喻示着人的阔大的精神生活领域和心灵空间,是自由心灵的象征。
也是贯穿庄学的主体精神。
《齐物论》从理论上阐明破除自我中心主义,视万物平等,才能达到真正的主体精神的自由。
《养生主》则要求将万物普遍性的自由落实于人生的实际操作与人生的修养中。
该篇中设“庖丁解牛”
的故事,阐发养生之纲———“缘督以为经”
,破除传统习俗,摆脱“善”
“恶”
观念的束缚,从道德价值规范中跳出,顺其自然。
视“养神”
为“养生”
之本,在庄子看来,人尽管形体会消失,但精神生命却会永存,这就是庄子著名的“火(喻永恒的精神)传薪(喻人的形体)尽”
的言论。
这一表述,表现出庄子对主体生命价值的探寻。
第二层面包括《人间世》和《德充符》两篇。
表现的是现实社会的险恶,以及由此而生发的隔离智慧。
即由现实的悲剧意识转化为理想的自由意志。
《人间世》描述人际关系纷争纠结,像一张硕大无比的罗网,人们生活在其中,鲜有能避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