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 内圣外王 儒学的形成与人文理想(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孟子认为,君王的作用是保护民众,君王应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对于暴君,孟子以民贼独夫视之,认为民众有权利对其放逐、诛杀,而民众不必担负“弑君”

的罪名。

对于君主,他一反孔子的恭顺,而表现出刚烈的性格:“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与后世的一味愚忠相比,更显示出进步性。

(3)觉民。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都有善端,皆可为尧舜,故认为圣人、君子与民众的区别仅在于前者先达到了道德的自觉。

因此,他主张为政、治民之道应以“觉民”

为主,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

先知先觉之人觉后知后觉之人,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4)制民常产。

孟子认为人民占有一定的土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就会拥护君王,而君王可以行王道于天下。

在人格批判的价值观念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义观,但更重“义”

字。

他反复论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孟子·离娄上》)。

由此,孟子提出“义利之辨”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义”

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保障,人的生命可丢,唯“义”

不可夺。

“舍生取义”

,这一观念由此而来,并成为千古志士仁人的精神动力。

另一与孔子思想不尽相同的概念是“礼”

在孔子那里,“礼”

偏重于“尊王”

,即所谓正名,使臣下不犯上。

而在孟子这儿,“礼”

则偏重于“贵民”

孟子认为“礼”

之本在民心。

如果“礼”

违背人道天性,则当以权变之法屈“礼”

而从“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重生在夫君登基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七零之彪悍娘亲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末日:小姐姐没了我怎么活重生八零前程似锦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小良药斗罗之开局签到祖龙武魂末世:全球领主乾元劫主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纳米崛起酒店供应商姑娘她戏多嘴甜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干赢那个赘婿文男主异度高校[无限]悠闲修道人生我的魔王老婆超宠我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太古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