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章宗教篇
banner"
>
第一节仙道世界:崇拜、巫术与神话
一、自然崇拜
中国虽然不是一个宗教感很浓烈的国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没有宗教和宗教思想。
据考古发现,中国人的宗教意识起源甚早。
20世纪3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遗址发现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在这些人骨周围撒有很多赤铁矿粉末。
专家们推测,山顶洞人如此使用赤铁矿粉是因为他们将这些红色粉末当作血液的象征,认为用它可以补充死者业已枯竭的血液,使其在另外的世界里复活。
可见当时的人们还相信死后有另一个世界,这就牵涉到对彼岸世界的追寻。
中国古代宗教最早源于鬼神观念,且因为缺少“一元神”
的统率,所以显示出“泛神论”
的色彩。
《礼记·乐记》说:“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知之精气谓之鬼。”
《吕氏春秋·顺民》说:“天神曰神,人神曰鬼。”
因此,我国古代较早时期的宗教活动即以各种崇拜意识、神仙方术,以及谶纬、卜筮、望气、风角、占星诸术最为流行。
中国最古老的宗教思想是前宗教时期的原始崇拜。
所谓原始崇拜,是指原始时代的先民对于神秘力量恐惧、敬畏、依赖的心理情感及其宗教崇拜仪式。
原始先民认为世界任何事物都是由神秘力量所控制,自己的命运也完全取决于这些神秘力量的意志。
所以除了驱除邪魔以外,自己的生存就依赖于各种神灵的庇护与赐福。
中国古代先民的原始崇拜对象极为广泛,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看,原始崇拜又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一是自然崇拜系统,包括诸如天地诸神、七曜之神、风雨雷电、山岳江湖诸神、动物植物诸神等灵物与庶物的崇拜。
这种万物有灵的崇拜是原始宗教的初始阶段,具有最典型的泛神论意识。
中国古人最初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融合在自然之中,没有与自然对立的观念。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将自然现象的变化,尤其是那些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变化,看成了人性的、有意志的实体,从而激起人们对它们的崇拜。
中国人很早就存在着对日神的崇拜。
《山海经》说:“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大荒南经》)又“下有汤谷。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海外东经》)自夏以至商周,日神是被作为主宰上天的神来崇拜的。
南方的楚国则把日神人神化,称之为“东君”
或“东皇太一”
。
由于对日神的崇拜,民间对日食这一自然现象也产生了迷信,认为日食是不祥之兆,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
每当发生日食时,民间往往敲击锣鼓、器皿,以赶走食日的天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