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八 取则天象 天数之学与科技文明(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孔子说:“士志于道。”

(《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孟子·尽心上》记载王子垫问孟子:“士何事?”

孟子说:“尚志。”

由此可见,士之尚志达道,均落实于治国修身,所谓“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墨子·尚同》)。

缘此,又构成“士”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几个独特现象。

首先,“士”

所主科技之事被限制于国家事务之内。

这也构成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国家观念和政治意义的“圣人”

造物的传统。

也就是说古人对科技发展与器物创造持赞美态度,总是喜欢将技术的功用提升到道的境界,以为非“圣人”

莫属。

比如《周礼·考工记》说:“炼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皆圣人之所作也。”

据考古发现,我国先民早在旧、新石器时代即为生存和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器物文明,在古代文献中,诸如《世本·作篇》记录的上古三代工艺发明,《周礼·考工记》记录的春秋时期手工技术,《墨经》中有关先秦光学、力学、几何学的记录,《史记》《汉书》中对秦汉以来科技进步的记录,以及康有为《康子内外篇·民功篇》对“圣人造物”

资料的汇总,可见其详。

但是将这些创造归于“圣人”

所为,实际上是一种对科技态度的思想错位,这也必然导致了对并非“圣人”

的具体科技人才的轻贱。

如《礼记·王制》云:“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

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

而做不符合圣人规范、统治者需要的“**声、异服、奇技、奇器”

者,则被列于“四杀”

之一。

直到明清时代,王徵、阮元言及西方“奇器”

,尚谓“特工匠技艺流耳,君子不器”

和“奇器之作”

,“虽小道必有可观”

,其尊圣贱技、重道轻器观念可谓根深蒂固。

虽然历代也不乏从市井、田野寻求科技人才之例,如汉武帝时招募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参与编定《太初历》,但是最有趣的也正在此尊、贱之间,使中国古代科学的隆替在道技之间徘徊。

科技工作者往往是借助具有政教性质的“圣学”

得以弘展其科技才能,为国家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所以从圣学看科技,应该是观测我国古代科技兴衰的一重要标志。

其次,“士”

阶层是依附于君权而存在,从而出现以君主为中心、以知识层为主体的官僚政体,并决定了古代科技史上知名科学家多为达官显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重生在夫君登基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七零之彪悍娘亲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末日:小姐姐没了我怎么活重生八零前程似锦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小良药斗罗之开局签到祖龙武魂末世:全球领主乾元劫主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纳米崛起酒店供应商姑娘她戏多嘴甜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干赢那个赘婿文男主异度高校[无限]悠闲修道人生我的魔王老婆超宠我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太古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