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学会选美器泡好中国茶(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只茶杯,它的器型高矮、胎体厚薄、口沿形状、图案纹饰、内壁颜色、烧结温度综合影响着我们品茶时的感觉。

选择茶杯要以符合人体工学的握持及口唇与杯沿的接触均感舒适为佳。

杯口形状众多,敞口、唇口、束口、直口、敛口、撇口、喇叭口、盘口……怎么选择?对饮者来讲,杯体口沿首先要细致光滑,其后要以“杯唇相融”

为选择依据,一如贴身衣物,越是穿在身上没感觉,才越是舒服。

依照着这个感觉去选,定不会错。

杯口形状

茶席上的品杯

薄壁茶杯

一般说来,品茶小杯的杯口直径以60毫米左右为宜,杯子容积55毫升左右;大一点的主人杯,杯口直径最好不超过80毫米,杯子容积100毫升左右。

“茶满欺人”

,注茶汤量以不超杯子容积的35为宜。

无论底足为圈足、卧足,或凹或凸,挑选时都要以杯子整体重心平稳为前提。

杯型的阳刚或柔美,因人而异。

物理常识告诉我们,高温扬香,汤水温度高可以使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得以更好地挥发。

同样的茶叶、同样的茶器,沏出来的茶汤香不香,只取决于沏茶的水温,温度越高,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挥发得越好。

时下很多朋友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用高冲的方法沏茶,他们沏茶时把煮水壶高高举起,理由是高冲可以用水的力量把香气砸出来,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大家想,高冲延长了水流自壶嘴至沏茶器的路径,路径延长,损失的必然是水的温度,高冲能令茶更香吗?正确的方法是尽可能地降低注水点,缩短壶嘴与沏茶器之间的距离。

相对而言,胎体薄、身量修长的茶杯比胎体厚、身量矮小的茶杯容易聚香。

胎体薄,杯子吸收茶汤热量就会少,从而有利于汤水保持高温,利于扬香;胎体厚,杯子吸收的茶汤热量就会多,从而降低了汤水的温度,不利于扬香。

胎体薄,茶汤在杯内初段降温慢,是以起香;后段降温快,令茶汤易冷,便于及早入口。

这个道理就是《潮州茶经》作者翁东辉所讲:“精美小杯……质薄如纸,色洁如玉,盖不薄则不能起香,不洁则不能衬色。”

胎体厚实的杯子特点是茶汤在杯内初段吸热较多,汤水降温快,但后段降温慢,保温效果较好,便于悠品慢啜,适合冬季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口腔跟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

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之间,能耐受的高温在50℃—60℃。

当口腔感觉到很烫时,温度大多已在65℃以上了。

经常吃烫食的朋友,口腔习惯了高温,在食物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实际损伤已经存在了。

在接触到65℃以上的热食、热饮的时候,食管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

茶杯的手工绘制

平常总是遇到有朋友问,一个工匠按部就班地在流水线上做出来的陶瓷茶杯和一个工匠手工自然制作的茶杯,二者的区别在哪里?直截了当地讲,前者是制作了茶杯,他的制作技巧只是一种生产手段,给了茶杯这个物件自身的使用意义;后者的制作技巧不仅仅是纯粹的生产手段亦是他自己体验世界的方式,他赋予了它生命。

前面的茶杯是制作过程中工匠打磨、消耗了瓷土,后面的茶杯制作却是工匠使瓷土得以保留。

当你看到后面这个工匠所做出的茶杯的时候,你没有感觉到那是一个市场上千篇一律的产品,而是发现这个茶杯其实是一个载体,釉料的鲜活、色彩的多姿、书法的飘逸、图纹的趣味,它的身上充满了众多可以跟你沟通的灵性。

尤其是在制作过程中,若有出乎匠人本人意料的那种“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的灵感地倏现,这时候匠人多年来形成的艺术经验、艺术修养、艺术个性就会在茶杯上展露。

此时,制作完毕的茶杯不仅仅成了一件实用的美器,而且有了独立的生命。

在这个茶杯上,每个喜欢它的人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理由,且不尽相同。

有的人说我就喜欢这个卷口,有的人说我喜欢那个圈足。

有的人说我喜欢这首诗的字体跟绘图,它们与杯型太配了。

还有的人说我就喜欢上面那抹似一池春水的绿釉,淡淡的莹莹的,好可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