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越白状,王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
还遂寝疾。”
此又见范晔《后汉书·五行志》注引《魏志》等。
《搜神记》还收载其他树神传说多则,其中树神为人头狗身怪的故事非常生动,其道行有限,基本上属于被迫害的弱者:
吴先祖时,陆敬叔为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樟树,下数斧,忽有血出,至树断,有一物人头狗身,从树穴中出走。
敬叔曰:“此名彭侯。”
烹而食之,其味如狗。
《白泽图》曰:“木之精名彭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食之。”
[3]
刘敬叔《异苑》的类似记载则有了更深刻寓意,其卷八称晋义熙中,永嘉松阳赵翼与大儿鲜共伐山桃树,有血流,惊而止。
后来家中失子,举家叩头赔罪才得归。
《搜神记》还载录,吴聂友夜射中一白鹿,天明见箭著于树枝,伐树有血,截为板后还能预见吉凶。
说明神奇大树拥有神奇的力量。
植物受伤出血为神的传说集中于树木,象征性地说明了植物屡屡大规模遭受伤害的现实,引发时人对植物生命被摧折的忧虑和感伤。
树木于人何害,竟然每遭浩劫?不就是人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造成的吗?自然神对人神权威挑战,不仅构成了树木的悲剧,这类带有深广民俗意蕴的叙述,更生动地显示了民俗心理对人们目光短浅、喜怒无常者滥伤无辜的严厉控诉。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载,北魏也有无端伐树的暴行,当一棵“神桑”
被众人围观时,惹恼了皇帝,即命人伐杀之,“其日云雾晦冥,下斧之处,血流至地,见者莫不悲泣”
。
早期的人类学著作就已经揭示,在西方文化中,树木往往被认为是精灵的住所和体现:“欧洲的许多地方的民间故事仍然讲述着这样的柳树,当砍伐它们的时候,它们就流血,并且哭泣和说话;讲述着一个美丽的姑娘,她住在松树的树干里;讲述着鲁家阿尔德森林中的一株老树,它不能砍伐,因为它里面住着自然精灵;讲述着在策勒附近海因岑贝格的一棵老树,当樵夫砍伐它的时候,就从它那里听到哀求的声音。
……幽静的树阴或密林常常是宗教崇拜的地方,这些地方被自然本身所分割开来。
对于某些部落来说,它们是唯一的庙宇,对于许多部落来说,它们是第一个神圣的处所。
最后,树木可能仅仅是神圣的对象,是被崇拜的某种神,或与它相关,或是它的象征形象。”
[4]这一敬畏树木的传统在古希腊神话中就已经存在,如汉密尔顿《神话学》中著名的生态传说:
这一天,得律俄珀怀抱幼子,与妹妹伊俄勒一起在小河边散步。
为逗乐她的宝贝,她随手摘下一株忘忧树上盛开的几朵花。
她万万没有想到,忘忧树枝的创伤处竟然血流如注,鲜血顺着树干滴落。
这情景让得律俄珀大惊失色。
她扭身想逃走,却无论怎样也迈不开步。
低头一看,原来她的双脚已经生根,再也无法挪动。
树皮包住了她的腿,并且还在迅速地向上延伸。
她连忙把孩子交给妹妹。
伊俄勒接过孩子,却无法阻止姐姐化成一棵树,只能一手搂住那尚带体温的树干大哭。
在树皮即将覆盖头部之际,得律俄珀留下了最后几句话:“将来告诉我儿子,妈妈就在这棵树里。
永远不要折枝摘花。
每一丛灌木都可能是神灵的化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