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4]
上述对于残害动物的虐食者获得报应,遭遇“同态复仇”
式惩罚的思想表达,还见于更具有儆世意义的描述,即盛行该类虐食之风的某些地区,竟然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集体屠杀,其死法也极类似于当初被虐杀的动物情状,吴趼人的《玉臂金莲》描写:
明季,湖广汉阳诸府,奢靡成风,宴客必以鹅掌为胾,非此则不敬,且不足以示豪奢也。
其炙法,庖人煅地极红,驱鹅履其上,须臾掌肿,厚逾倍,复饮鹅以醯酱,乃断其足以进,目为上品。
未几,张献忠陷襄阳,捉男子断其手,女子断其足,分积如阜,号积手处曰“玉臂峰”
,积足处曰“金莲峰”
,人以为食鹅掌之报也。
后人为之咏曰:
楚人鹅掌宴嘉宾,惨报须臾便及身。
玉臂金莲两峰峙,只今说着尚惊人。
这是佛教传入中土以来典型的“现世报”
思路,对于特定时代、地区的人为浩劫,进行一种普遍的“伦理归因”
,从而把虐食者行为、某一地区虐食的风气,伦理化道德化判定,显示了载录者对于动物的不幸的深切同情。
乾隆嘉庆年间,钱泳(1759—1844)《履园丛话》也对残忍地对待家畜家禽,表示强烈不满,用早已有之的佛教“业报”
思想来解释肇事者所应付出的代价,从中透露出施加者得到受害一方“同态复仇”
的潜在意指:
有某公,平生好食鹅掌。
以鹅置铁楞上,其下漫火烤炙,鹅跳号不已,遂以酱油旨酒饮之,少焉鹅毙,仅存皮骨,掌大如扇,味美无伦。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贼匪夏包子起兵谋反,以铁楞炙死,惨酷异常。
山西省城外有晋祠,地方人烟辐辏,商贾云集。
其地有酒馆,所烹驴肉最香美,远近闻名,来饮者日以千计,群呼曰“鲈香馆”
,盖借“鲈”
为“驴”
也。
其法以草驴一头,养得极肥,先醉以酒,满身排打。
欲割其肉,先钉四桩,将足捆住,而以木一根横于背,系其头尾,使不得动。
初以百滚汤沃其身,将毛刮尽,再以快刀零割。
要食前后腿、或肚当、或背脊、或头尾肉,各随客便。
当客下箸时,其驴尚未死绝也。
此馆相沿已十馀年。
至乾隆辛丑(1781年)岁,长白巴公延三为山西方伯,闻其事,遂命地方官查拿。
始知业是者十馀人,送按司治其狱,引谋财害命例,将为首者论斩,其余俱边远充军,勒石永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