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三柳崇拜的神秘内核与人文生态平衡意义(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种年复一年、经久不衰的崇柳祭祖把先人对女性始祖的崇拜观念一直传承到近世。

从上述几则神话及相关的萨满祭祀中可以看出:在满族先民的原始信仰中,柳与创世女神息息相关,柳是人类和宇宙万物之源。

人类是柳的后裔,柳与人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2]

而在华夏中原,人们是那样普遍地喜爱柳,熟悉柳,人们也很早就把柳视为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如识柳的佳话,《晋书·陶侃传》有这样的美谈:“侃尝课诸营,种柳。

都尉夏施盗宫柳植之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

《三齐略记》又载:“刘俊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武帝植于太昌灵和殿前。”

这里“盗柳”

与“献柳”

的相关载录似乎可以说明,柳不单纯是一种植物更是某种精神象征。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载:“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糊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亦言:“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糊柳上,然多取之湖堤。

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

像《梦梁录》《清嘉录》等亦有类似记载。

这强化了“子推燕”

和“折柳”

的象征意义。

而清明时还有戴柳风习,如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即称:“三月三日,赐待臣细柳圈,言带之免成虿毒。”

《帝京岁时纪胜》称:“清明日,摘新柳佩带,谚云:‘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周清源《西湖二集》卷十四也记载:“清明前两日名为‘寒食’,杭州风俗,清明日人家屋檐都插柳枝,青蒨可爱,男女尽将柳枝戴在头上。

又有两句俗语道得好:‘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小孩子差读了道:‘清明不戴柳,死去变黄狗。

’甚为可笑。”

至《清嘉录》则明示:“妇女结杨柳球戴鬓畔,云‘红颜不老。

’……谚云:‘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

如此稳定和持久的民俗记忆,蕴含着柳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现实物质生活,其巫术力量还影响到人的精神生活,甚至是转世来生物种属性的大问题。

鉴于此,柳的神秘意味与象征内涵似乎可追溯得更早。

《汉书·刘向传》载昭帝时,“仆柳起于上林”

,在于用这一习见树木的不平常情状,形象地说明“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

《眭弘传》称:“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

’……”

于是眭弘推知:“僵柳复起,非人力所为,此当有以匹夫为天子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