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潮水退到最低处时,整片礁石滩像被掀开的棋盘,大小不一的潮池星罗棋布,水面倒映着灰蓝色的天空。
林海踩着湿漉漉的礁石,鞋底的防滑纹路嵌满细碎的贝壳,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这些被海浪打磨了亿万年的石头,边缘比刀子还锋利。
虚拟屏幕在视野里安静地亮着:【当前气运值:100100】。
寻踪手套的蓝光不再是细碎的光点,而是凝聚成一道柔和的光带,顺着礁石的缝隙往潮池深处延伸。
他今天没开“海鹰号”
,就背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塑料桶和一把窄刃的礁石刀——潮池里的宝贝都藏得刁钻,得用巧劲挖。
最外侧的潮池里,几只石鳖正趴在岩壁上晒太阳,灰黑色的背甲和礁石融为一体。
林海屏住呼吸,用礁石刀轻轻撬开它们吸附的边缘,五秒钟就收获了六只,最大的那只足有巴掌宽。
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潮汕菜馆的稀罕物,鲜货能卖到180元斤,这一窝算下来值270元。
往内侧走,潮池越来越深,水质也愈发清澈。
在一个被珊瑚环绕的圆形水洼里,寻踪手套的光带突然垂直向下。
他趴在礁石边探头张望,只见池底的沙层下,几只肥硕的蛏子正吐出细细的虹管。
这可不是普通蛏子,壳上带着浅褐色的花纹,是本地人称“西施舌”
的珍稀品种。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盐瓶,往虹管周围撒了圈盐粒。
不到半分钟,那几只西施舌就争先恐后地往上冒,最大的那只足有成人拇指长。
三斤半的收获,按市价120元斤算,能卖420元。
正午的阳光晒得礁石发烫,林海坐在一块平整的岩面上歇脚,从帆布包里摸出苏晓月早上塞给他的绿豆糕。
甜丝丝的凉意刚漫过舌尖,手套突然剧烈地跳动起来,蓝光直指不远处一个被海藻覆盖的潮池。
拨开及腰的马尾藻,池底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十几只青灰色的梭子蟹正围着一块礁石打斗,最大的那只背甲宽得能盖住他的手掌。
这些家伙显然是被潮水困住的,个个饿得红了眼。
他不急着下手,先捡了几块碎贝壳扔进池里分散注意力,然后猛地将抄网扣下去,一次性兜住五只最肥的。
总重三斤二两,按150元斤算,值480元。
收拾战利品时,发现潮池角落还藏着意外之喜:几十只花蛤正躲在石缝里吐沙,壳上的花纹像极了水墨画。
这玩意儿在市场上不算贵,但胜在新鲜,五斤重能卖80元。
帆布包渐渐鼓起来,林海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路过一片被浪花打湿的沙滩,手套的蓝光又亮了——这次指向沙地里埋着的东西。
他用手刨开表层细沙,露出一排整齐的蛤蜊壳,是刚产卵的母贝留下的“育儿房”
。
按老渔民的规矩,这种得留着,他蹲下身把沙子填回去,指尖却触到个硬东西。
挖出来一看,是枚锈迹斑斑的铜扣,上面刻着模糊的海浪纹。
这东西不值钱,却让他想起苏晓月说过的话:“潮池里藏着老辈人的故事呢。”
走到村口时,苏晓月的海味轩正飘出海鲜粥的香气。
她穿着浅蓝色的围裙,正蹲在门口给龙虾换水,看见林海就直起身笑:“今天的潮池出好货了?”
帆布包里的收获摊在电子秤上:石鳖270元、西施舌420元、梭子蟹480元、花蛤80元,总共1250元。
苏晓月扫码转账时,目光落在那枚铜扣上:“这是在哪捡的?看着像老物件。”
“潮池底挖的,估计是哪个老渔民掉的。”
林海把铜扣放在柜台上,“留着给你当镇店之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