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好坏的标准因人而异,谎言支配真言,加尼诺怕是永远也变不成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长大后,他要么变得愤世嫉俗,类似于《麦田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要么……
(四)推行真的“爱的教育”
孩子的本质是好的,却无法自觉免受大人的“坏影响”
,尤其是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孩子的“捣蛋”
原因即在于此。
加尼诺身上所有真正的缺点几乎都可以从他的家人、亲戚、学校乃至社会找到根源,是这些多方面不良“身教”
的结果。
在《捣蛋鬼日记》中,有一个这样的情节:
一天早晨,加尼诺把鸟从笼里放出来,然后抱着猫在一边看。
一不留神,猫窜出去,咬死了小鸟。
于是加尼诺把猫拎到水龙头下,用水猛冲,“惩罚这只残暴的猫”
。
在惩罚“残暴”
的猫时,加尼诺同样“残暴”
,但他却不觉得,因为每次他犯错误后,总是受到类似的或更重的惩罚。
过去,成人只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
,全然不顾棍棒下面的委屈,甚至鲜血。
那些棍棒下的“孝子”
,在成人后又对自己的孩子继续新一轮的棒打,结果却多半与加尼诺惩罚猫的效果近似。
再读一读加尼诺在日记中信手写下的这句反思,我们的感触将更深:
“如果把自吹小时候怎么怎么好的爸爸也关在房间里,罚他光喝清水和啃面包,我敢打赌,他也会像我一样去争取自由的。”
表面上看,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行“爱的教育”
,但是,什么才算真正的“爱的教育”
,孩子得到它了吗?——读了《捣蛋鬼日记》后,相信我们从中能得到不少启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