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可奇妙的是,每一封信投入树隙之后,总会在某个人的梦中浮现内容,以另一种语气复述一遍,像是完成了某种轮回。
科学家试图解释这一现象,称其为“群体意识的镜像反射机制”
。
但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家摇头说:“不是反射,是回响。
人心本就有共鸣的本能,只是太久没人愿意先开口。”
春雷未至,大地已苏。
西南山区那位教师康复后,真的在学校开设了“如何说再见”
课程。
第一堂课,她让学生写下最想告别的一件事。
有人写“对父母的愧疚”
,有人写“那段失败的感情”
,还有一个男孩低头写道:“我想跟我小时候那个不敢说话的自己说再见。”
下课铃响,老师收齐纸条,却没有打开。
她只是把它们折成纸船,放进教室外的小溪。
学生们惊讶地看着那些纸船顺流而下,漂向山外。
几天后,下游村庄的孩子们捡到了这些船,在船上读到了陌生人的秘密,有的哭了,有的默默回了一张纸条,塞进另一艘船放回上游。
一场无声的对话,就此流转千山。
与此同时,南方矿区的地底祭坛再次亮起微光。
那块刻着“始言不在天上”
的石碑,文字竟开始逐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句子:
>“语言不是工具,是生命本身。
>当你说出一句话,你就已与世界交换了一次呼吸。”
地质学家赶来时,发现整座祭坛的岩石结构正在缓慢重组,形成类似声波纹路的几何图案。
更惊人的是,每当有人在附近说出真诚的话语,纹路就会延伸一分,仿佛这座远古遗迹正在“生长”
。
有人猜测,这或许是“始言协议”
启动后的连锁反应??语言不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而正在回归它最初的形态:一种贯穿万物的振动频率。
而在城市的边缘,最后一批净言者建起了一座“回音屋”
。
那是一座圆形石屋,墙壁由七层不同材质堆叠而成:木、石、铜、陶、水晶、骨粉、人发混合的泥浆。
任何人进入其中,只能说话一次,说完即需静默聆听??不是听别人,而是听自己话语的回声在层层材料间折射、变形、最终归于寂静。
一名曾杀害亲人的男子走进去,颤抖着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赎罪。”
回声先如刀割,再似呜咽,最后化作一声婴儿啼哭。
他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出来时,眼中戾气尽散。
有人说,那屋子能照见灵魂的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