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人口普查工作全面铺开后,我才真切感受到在山区乡镇推动此项工作的艰辛。
那些在县城培训时想好的“妙招”
,到了村里却屡屡碰壁。
大山镇所辖的17个村社中,有15个村分布在连绵的群山之中,唯有2个社区坐落在镇中心所在地。
人口分布极其分散,有的自然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却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几个山坳里。
不少地方至今未通公路,只能依靠双脚丈量。
最偏远的马蹄村,连摩托车都难以进入,从镇政府出发要徒步四个多小时。
比山路更磨人的,是村社干部的文化底子薄。
我专门组织了两轮集中培训,手把手教填表、涂卡的门道,现场问的时候,个个都拍着胸脯说“懂了”
“会了”
,可一旦回到村里实际操作,却依旧错误百出,手足无措。
每次下村指导,都得把之前讲的再掰碎了讲一遍,等于从头来。
有的村干部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更别提填那些列着几十项指标的普查表了。
石窑沟村的会计老王,年近花甲,老花眼严重,填写时总把数字看错行,让人既着急又无奈。
没法子,我只好带着经发办的老钱,挨个村进行“回头看”
,蹲点驻守,手把手地纠正错误。
一天跑三个村是常事,晚上回镇里,办公室的灯得亮到后半夜,对着一摞表格逐张审核。
没撑到一周,我的嗓子便沙哑得几乎发不出声,一开口就疼,脚上的水泡磨破了,走路一瘸一拐的。
韩天明见我这副模样,叹了口气,递给我一盒润喉糖:“早就说这活儿不是人干的。
实在撑不住,就跟张书记申请加派几个人手吧。”
我含着喉片,咽喉处灼热难当,却还是摇了摇头。
镇上人手本就捉襟见肘,周委员如今已是一人承担双倍工作量,实在不忍再增添负担。
人手的困局尚未缓解,村民的配合度又成了新的难题。
普查表中的“家庭年收入”
“财产状况”
这些指标,都是村民的“心窝子事”
,谁都不愿实打实说。
厚坝村的李大哥,家里养了十几头牛,明眼人一看年收入就不下两万,可他攥着表格只说“八千块,刚够糊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