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默团队成功完成首例高难度废墟手术的消息,在灾区迅速传开。
“废墟里来了个超级厉害的医疗队”
、“有个林医生在操场上做剖腹手术”
之类的传言,在救援人员、志愿者和幸存者口中飞速流传。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林默团队设立的临时手术点,迅速成为了焦点。
不断有救援队抬着危重伤员朝这边赶来,很快,帐篷前就排起了长队。
伤员情况五花八门,复合伤、挤压伤、开放性骨折……远比医院急诊科遇到的更为复杂和惨烈。
团队如同上了发条般高速运转。
苏晚晴成为了现场最冷静的指挥官,她迅速建立了简易的分诊流程,根据伤情的紧急程度和复杂程度进行分级,确保最危重的病人优先得到林默的处理。
张浩和马保国则成了救火队员,除了协助林默进行大手术,还要处理大量相对简单但仍需专业技术的清创、缝合、骨折固定等操作。
王兰和几名护士则在临时搭建的消毒区和器械台旁马不停蹄地忙碌,保障着源源不断的手术需求。
他们带来的便携式杂交平台和特制器械发挥了巨大作用。
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深部血管损伤和精细组织修复时,其优势是传统器械无法比拟的。
许多当地医生和来自其他医院的救援医生,在协助或观摩的过程中,都被那精妙而高效的操作所折服。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抱着善意。
就在团队忙得脚不沾地时,一个带着明显不悦的声音在帐篷外响起:“这里谁是负责人?谁允许你们在这里私自设立手术点的?你们的资质经过审核了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穿着干净的白大褂、年纪约莫五十岁上下的男人,在一个当地卫生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皱着眉头走了过来。
他胸前挂着的工作牌显示,他来自省人民医院,姓赵,是此次省卫健委派往前线协调医疗资源的专家组成员之一。
苏晚晴立刻迎了上去,不卑不亢:“赵主任您好,我们是滨海附一院杂交治疗中心医疗队,我是行政副主任苏晚晴。
我们是在得到现场救援总指挥部认可后,在此建立紧急医疗点的。”
她示意了一下旁边那位之前带路的救援指挥官。
那位指挥官连忙点头:“赵专家,是的,林医生他们技术非常厉害,刚救了好几个重伤员!”
赵专家扶了扶眼镜,脸上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表情,扫了一眼忙碌的帐篷和那些看起来就价格不菲的设备,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滨海附一院?杂交中心?没听说过。
救灾不是炫技的地方!
要讲究规范、统一!
你们这样搞特殊化,使用未经普遍验证的设备,万一出了医疗事故,谁来负责?而且,大量危重病人集中到你们这里,打乱了整体的伤员分流计划,这是扰乱救援秩序!”
他这番话,冠冕堂皇,直接将“技术先进”
指责为“炫技”
,将“高效救援”
批判为“扰乱秩序”
。
显然,林默团队的高调和高效,触动了他作为“省里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