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的英语带着些许口音,但用词精准,尤其是在描述解剖结构和手术步骤时,专业术语毫无滞涩。
更让人惊讶的是,当他引用到一些德国学者发表的、关于类似冠状动脉畸形的文献时,为了确保概念传递的绝对准确,他自然地切换成了德语,引用了文献中的原始表述,然后迅速切换回英语进行解释。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包括穆勒教授在内的所有专家都微微动容。
语言,尤其是专业语言的能力,往往是融入国际学术圈的第一道门槛。
林默展现出的语言自信和对细节的苛求,瞬间改变了部分人心中可能存在的、因地域和年龄而产生的轻视。
施耐德医生原本带着一丝审视和轻蔑的表情,也收敛了不少。
林默无视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激光笔的红点精准地落在屏幕影像的关键位置,继续用英德交替的方式,清晰阐述了他那套“分阶段、序贯处理”
的创新方案,并展示了基于精密模拟得出的血流动力学预测数据。
“听起来很巧妙,林医生。”
施耐德医生再次开口质疑,但语气已然郑重了许多,“但模拟和现实总有差距。
你如何确保……”
林默直接用德语回答了他的问题,引用了本地熟悉的临床案例和数据作为佐证,回答得滴水不漏。
施耐德张了张嘴,最终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
穆勒教授一直沉默地听着,看着屏幕上严谨的数据,又看了看自信从容、沟通无障碍的林默,眼中闪过一丝激赏。
“非常出色的方案,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林医生。”
穆勒教授终于开口,这次,他的语气中多了一份真正的尊重,“那么,我们期待明天,你能将这份精彩的理论,转化为挽救生命的现实。”
当晚的接风宴,气氛融洽了许多。
阿德勒总监作为东道主,举止得体,既表达了schid公司对与林默深度合作的期望,也充分尊重林默的学者身份,没有过多涉及商业话题,更多是探讨技术前沿。
陈薇在一旁,凭借着对产品的熟悉和近期恶补的专业知识,也能适时插话,与阿德勒及schid的技术人员交流,展现了她的成长。
穆勒教授团队的成员,包括施耐德医生,也主动与林默交流,之前的隔阂感明显减弱。
宴席散去,回到酒店。
张浩依旧有些兴奋:“默哥,你还会德语?太牛了!
今天镇住他们了!”
陈薇也由衷佩服:“林医生,今天多亏了你,交流顺畅了很多。”
林默表情依旧平淡:“工具而已,关键在于手术本身。
都早点休息,明天是关键。”
他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苏黎世静谧的夜景。
语言的障碍已扫清,初步的认可已获得,但真正的考验,在明天的手术台上。
那里,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取巧,唯有绝对的技术,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