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地底洞穴中,刀静静插在一尊石棺之上。
棺盖早已打开,内部空无一物,唯有无数细丝状光流从中溢出,缠绕刀身,与那朵彩虹花融为一体。
花瓣一片片脱落,化作光尘洒落四周岩壁。
每一粒光尘落地,便生出一朵微型水晶花,花蕊中映出一张人脸??全是曾经在沉语城失语、在梦中挣扎、在现实中压抑至死的灵魂。
他们不哭不笑,只是静静看着这个世界。
洞穴顶部,天然钟乳石逐渐拼写出新的铭文:
>“有些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有些切断,是为了更牢地连接。
>我们终于明白:
>共感不是消灭差异,
>而是尊重每一份独特的沉默。”
与此同时,全球梦雇体系迎来一场静默变革。
过去,人们雇佣小怪物是为了战胜恐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陪伴型契约”
??请一个由悲伤凝结而成的影鼠陪自己度过丧亲之痛,请一只源于遗憾的生物替自己写一封永远寄不出的信,请一个由羞耻孵化的存在教会自己如何坦然裸露伤口。
悉尼梦境派遣中心甚至推出了“反向雇佣”
服务:健康的成年人自愿进入儿童梦境,成为他们的守护者。
一位退役消防员在采访中说:“我在火场救过二十个人,但从没机会救小时候那个躲在衣柜里哭的自己。
现在我可以了。”
而在东京梦职介绍所最深处,一间名为“静音室”
的特殊空间悄然启用。
这里没有镜子,没有头环,没有光影变幻。
只有一张椅子,一盏煤油灯,和一面空白墙壁。
来访者只需坐下,说出一句一直没能说出口的话。
系统不会记录内容,也不会生成任何反馈。
但它会悄悄测算声波频率,并在全球范围内匹配另一个发出相似振动的人。
上个月,有两位陌生人因此相遇。
一位是战地记者,曾在爆炸中失去双腿,却从未对家人表现出痛苦;另一位是宇航员,执行深空任务期间母亲病逝,因通讯延迟未能见最后一面。
他们在静音室说了同样一句话:
“我不想坚强了。”
第二天,两人收到了同一封邮件,附件是一段合成音频??将他们的声音叠加后,生成了一种全新的、从未存在过的音色。
随信附言写道:
>“你们的声音相遇了。
>它们创造了一个新词,意思是‘被理解而不必解释’。
>这个词还没有名字,
>但你可以随时使用它。”
阿禾参与制定了这套新规则。
他在内部手册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