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截至星路拓荒计划启动一周年,同盟的宇宙版图已扩大了近三成,新增宜居星球20颗、清洁能源矿脉15处,与5个原生文明建立了友好联系,吸纳了11个和平文明加入同盟,跨文明的技术融合成果达37项。
水晶城邦的中央广场上,矗立起了一座巨大的“拓荒丰碑”
,碑体由各文明的代表性材料拼接而成,上面镌刻着所有拓荒舰队的名称、牺牲战士的名字,以及每一个重要的拓荒成果。
米凡站在拓荒丰碑前,看着碑面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心中充满了感慨。
从对抗密统帝国,到抵御暗影文明,再到如今的星路拓荒,同盟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却始终向着光明的道路。
他知道,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拓荒的脚步不会停歇,而星际和平同盟的使命,就是带着和平与共生的理念,在浩瀚的星海中,不断书写属于所有文明的共同传奇。
十六、终章:星海无垠,共生不止岁月流转,星路拓荒计划已持续了数十年。
同盟的足迹遍布本星系群的多个星域,宇宙版图不断扩张,成员文明突破五百个,形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广阔、文明种类多元、协作机制完善的宇宙共同体。
曾经的拓荒舰队,如今已发展成为常态化的宇宙探索力量,每一支舰队都配备了来自不同文明的成员,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外形,却怀揣着相同的和平理念,在星海中并肩前行。
,!
云泽星的灵能水晶技术,已成为同盟的核心能源体系,结合星核文明的恒星能源技术,实现了能源的无限循环利用;绿鬃族虽然尚未加入同盟,但已掌握了基础的农业和医疗技术,部落之间的纷争逐渐减少,开始朝着更有序的社会形态发展;远古文明的空间技术碎片被成功修复,同盟的空间折叠驿站覆盖了整个探索区域,星际航行变得如同跨城市旅行般便捷。
星海军事学院也开设了“宇宙拓荒专业”
,培养兼具探索能力、外交素养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年轻的学员们在毕业后,纷纷加入拓荒舰队,成为新一代的宇宙拓荒者。
他们不再仅仅是战士,更是文明的使者、生态的守护者、知识的传播者,将同盟的理念带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米凡早已离世,但他的精神被永远铭记。
同盟的每一艘拓荒舰上,都悬挂着他的画像,画像下方镌刻着他的名言:“宇宙的浩瀚,不在于疆域的广阔,而在于文明的共生;拓荒的意义,不在于资源的掠夺,而在于希望的传播。”
这句话,成为了所有拓荒者的信念指引。
密统帝国:星路拓荒十七、远古秘辛:遗迹中的文明启示就在同盟的拓荒事业蒸蒸日上之际,第三拓荒舰队对远古文明遗迹的发掘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技术团队通过修复遗迹中的能量核心,成功激活了一块保存完整的“文明传承晶体”
,晶体中存储的影像和文字数据,揭开了这个被称为“星穹文明”
的远古种族的神秘面纱。
星穹文明曾是宇宙中最顶尖的文明之一,巅峰时期的疆域覆盖了整个本星系群,掌握着成熟的空间折叠、恒星改造甚至维度穿梭技术。
他们以“宇宙平衡”
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推动不同文明的协同发展,曾建立过一个囊括数百个文明的“星穹联盟”
,与如今的星际和平同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然而,星穹文明的辉煌并未延续永恒。
晶体数据显示,他们的衰落源于一次“能量失控灾难”
——为了追求更强大的能源,星穹文明尝试抽取星系核心的能量,却意外引发了能量反噬,导致多个星系的能量平衡崩溃,大量宜居星球沦为死亡星球,星穹联盟也随之分崩离析,残余的族人被迫迁徙至宇宙深处,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星穹文明的兴衰,是对我们的警示。”
米凡的继任者、宇宙共生理事会主席凌汐在紧急会议上严肃地说道,“他们的理念与我们高度契合,但过度追求力量而忽视宇宙平衡的教训,我们必须铭记。”
理事会随即出台了《宇宙能源开发准则》,严格限制对星系核心、黑洞等极端能量源的探索和利用,同时成立“宇宙平衡监测局”
,实时监控各星域的能量波动,避免重蹈星穹文明的覆辙。
星穹文明的技术遗产也为同盟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他们的空间折叠技术被进一步优化,空间折叠驿站的稳定性提升了五倍,折叠距离从数十光年拓展到数百光年;恒星改造技术的部分碎片,让同盟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修复受损恒星的方法,成功让两颗濒临熄灭的恒星恢复了活力,拯救了周边的宜居星球。
更重要的是,星穹文明留下的“文明协同发展手册”
,为同盟处理不同阶段文明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同盟的跨文明管理更加成熟。
十八、异星危机:孢子瘟疫的突然爆发平静的拓荒进程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
第五拓荒舰队负责驻守的“青岚星”
,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孢子瘟疫”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