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米凡与都凡并肩站在星际联合议会大厅的观测席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栏杆——那节奏与他们曾推演“星域划分模型”
时的计算频率完全一致。
眼中的光随着芭芭拉米的每一个动作逐渐灼热,仿佛能透过全息投影,看到左单体人未来在新秩序下的生活图景。
环形穹顶的议会大厅高百米,顶部镶嵌着数万颗模拟艾买尔星球恒星的发光体,悬浮在中央的全息星图投影直径达五十米,星球陆地在光影中缓缓旋转,连地表的山脉走向、河流分布都清晰可辨。
芭芭拉米身着银灰色星域议会制服,制服袖口绣着代表“星际联合”
的双体纹路,她的指尖在虚拟光屏上轻盈滑动,358道蓝色经纬线如活物般在星图上跳动,每一道线条的移动都伴随着细微的“嗡鸣”
声,那是星图系统根据实时数据校准的反馈音。
这358道经纬线的落点,绝非随意划分。
米凡团队耗时三个月,在艾买尔星球的12个观测点持续采集数据——他们监测星球内核磁场的波动频率,发现每12小时会出现一次微弱峰值,这直接影响地表土壤的肥力分布;记录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确定哪些区域适合发展农业,哪些区域更适合建立工业区;甚至采集各地土壤样本,通过“分子肥力分析仪”
检测氮、磷、钾等元素含量。
最终划定的“生态适配带”
,确保每个星域的左单体人能获得相近的农业资源与生存空间,误差不超过5。
当最后一道经纬线闭合时,米凡的便携终端发出一声轻微的“滴”
响,屏幕上弹出“生态平衡系数92”
的绿色提示,他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这是他“大科学思维”
在社会架构中的首次落地,也是文明引导计划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
议会现场,三百多位星域执政官的全息投影环绕在星图周围,他们的影像大小根据星域面积自动调整,最大的投影高五米,最小的也有两米,确保每位执政官都能清晰看到会议内容。
芭芭拉米的指尖在光屏上停顿,《星际联合宪章》的核心条款以金色字体悬浮在众人眼前,字体边缘泛着柔和的光晕,方便不同视力的执政官阅读。
“各国可组建‘星域护卫队’,但所有能量武器必须限制在‘非致命级’。”
她的声音透过量子通讯传遍大厅,没有丝毫延迟,同时调出一组动态数据——左单体人骨骼耐受极限的三维模型,红色的能量阈值线清晰标注在模型的肋骨、手臂骨骼等关键部位。
“这是都凡团队通过千次生理实验得出的精确数据,”
芭芭拉米补充道,模型随即播放实验画面:能量武器击中模拟左单体人骨骼的样本,当功率超过阈值时,样本瞬间出现裂纹,“武器功率超过这个阈值,会导致左单体人骨骼不可逆损伤,我们必须避免文明发展初期陷入暴力循环。”
紧接着,服装设计方案与纺织工业计划被调出。
艾买尔本土的“星棉”
纤维在全息模型中放大至数千倍,能清晰看到纤维内部交织的微缩温控模块,其核心是直径仅01毫米的热敏芯片,芯片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电路纹路,像极了艾买尔星球的河流分布图。
“这种芯片能感知环境温度变化,当温度低于15c时,会触发纤维中的膨胀因子,让布料变得更蓬松;高于25c时,膨胀因子收缩,布料恢复透气状态。”
芭芭拉米解释道,模型同步展示了布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而“生物打印织机”
的模型则更令人惊叹:它的主体是一个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内部充满蓝色的“分子溶液”
,只需输入星棉纤维的分子结构代码,织机便会启动“分子重组程序”
,利用艾买尔星球大气中的碳元素,在两小时内生成十米长的布料。
“初期我们会在每个星域建立三座织机工厂,后续根据需求逐步增加,彻底解决左单体人初期的物资短缺难题。”
最具颠覆性的新婚姻制度,在芭芭拉米调出的全息动态模型中揭开面纱。
模型里,两个左单体人的生理数据链以彩色光带的形式呈现,红色代表运动神经信号,蓝色代表感知神经信号,当两人身高同步达到一米时,两种光带突然出现剧烈的“共振峰值”
,数据面板上跳出“神经信号同步率47”
的数值,旁边还标注着“协作效率提升62”
的补充数据。
“这是米凡团队在左单体人聚居地观测半年发现的生理规律,”
芭芭拉米解释道,模型切换到实际协作场景:两个左单体人配合耕种,一人扶犁、一人播种,动作衔接流畅,几乎没有停顿,“此时配对,两人协作时的动作误差会降低至3以下,恰好满足农业耕种的高效协作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