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知谁的怒吼让玻璃台震颤了一下。
台面的振幅达到03毫米,恰好是米凡发现的时空最小刻度单位,也是人类头发丝直径的120。
米凡的瞳孔微微收缩,他看到所有复活者的胸口都亮起相同的符号——那是他当年在每个实验体身上植入的紧急标识,此刻正像星座般连成完整的星图,图中最亮的那颗“恒星”
,位置恰好对应着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亮度则与反应堆的功率成正比。
“你们的尸体呢?”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声波在金属穹顶形成回声,每个回声间隔都等于光穿过核电池的时间,约为00000001秒,“没有尸体,何来凶手?”
,!
李涛涛向前一步,她的影子与米凡的影子在地面重叠,重叠区域的形状酷似他们当年共同发现的新元素晶体结构,每个晶面的角度都精确无误:“我们确实死过!
意识中断了8分23秒!”
这个数字让米凡的表情有了细微变化——那正是他计算的宇宙弦振动周期,也是他妻子临终前最后一次心跳的时长,误差不超过01秒。
“很好,”
他忽然调出时间轴,轴上的每个刻度都标注着重大事件,刻度的间距与事件的重要程度成正比,“那你们现在是活着,还是死了?”
月球坐标下的认知重构“我们在月球上。”
王平米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每个字都像月球玄武岩般坚硬,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月球表面的声速完全一致。
当他被米凡拉上玻璃台时,两人的身高差恰好形成黄金分割比例——这个细节让几位物理学家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们的瞳孔同时收缩,那是识别出宇宙基本常数时的本能反应,收缩的程度与常数的数值精度成正比。
李涛涛的瞳孔在全息月图前急剧收缩。
她的手环突然弹出定位数据:纬度0°,经度270°,海拔-430米——这是月球背面“永恒黑暗湖”
的精确坐标,也是她当年绘制的第一个月球地质剖面图的核心区域,坐标的误差不超过10米。
“不可能,”
她喃喃自语,抬手按住太阳穴,那里的血管跳动频率还保持着地球的24小时节律,与月球的自转周期形成3:2的共振,“我的生物钟显示还在地球……”
“你的生物钟需要更新了。”
米凡调出她的基因序列,其中一段被标红的碱基对正在缓慢重组,重组的速度与月球自转周期同步,每小时旋转36度,“这十年里,地球的自转轴偏移了03弧秒,而你们的基因还停留在过去的参数。”
他忽然指向舷窗,地球恰好被月球的阴影完全覆盖,形成完美的日全食,阴影的边缘呈现出菲涅尔衍射条纹,与李涛涛博士论文里的插图分毫不差,条纹的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完全符合波动理论,“看,宇宙从不等人。”
院长大人展开星舰设计图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米王1号的结构赫然是按照人体循环系统设计的,核反应堆对应心脏,供氧管道如同血管,而他们此刻站立的实验宫,正位于“大脑皮层”
区域,其神经元状的线路分布,与米凡的神经网络模型完全一致,每个节点的连接强度都对应着不同的记忆权重。
“米凡让你们‘死亡’时,”
王平米的目光扫过每张震惊的脸,他的虹膜在灯光下呈现出与星图相同的暗褐色,瞳孔的收缩频率与星舰的导航频率同步,“是为了让你们避开空间跳跃时的基因崩解。
就像宇航员必须穿宇航服,你们需要‘死亡’作为穿越时空的防护服。”
重逢潮汐里的自我叩问掌声响起时,恰好有三颗流星划过月面。
它们的轨迹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比例完美符合勾股定理,3:4:5的经典比例,也是星舰某个关键部件的尺寸比例。
米凡看着科学家们拥向门口的背影,突然注意到李涛涛的步伐——那节奏与她当年在实验室调试光谱仪时完全一致,每步的距离都是58厘米,正好是氢原子的直径乘以10的9次方,步频则与光谱仪的扫描频率相同。
有些习惯,果然比死亡更顽固。
亲人们的哭声形成奇特的声波屏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