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们是“天生听者”
。
随着第一批“星瞳世代”
成长,人类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语言教学变得多余,因为他们能通过共感瞬间理解他人意图;法律纠纷大幅减少,因谎言再也无法掩盖真实情绪;教育不再强调记忆与计算,转而培养共情深度与意识稳定性。
但也有人担忧:“如果我们全都心意相通,个体还会存在吗?”
这个问题,最终在一个普通夜晚得到了回答。
一名十五岁的少女站在海边,手中握着一枚古老的晶叶??那是她祖母留下的遗物。
她闭上眼,将意识沉入共感网深处,轻声问道:
>“如果我们都融为一体,那我还是我吗?”
风停了。
海平面平静如镜。
然后,千万个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不是合并成单一意志,而是以合唱的形式层层叠起:
>“你是你,因为我在这里看见了你。
>我是你,因为你让我明白了我自己。
>分离让我们珍贵,连接让我们完整。
>正如麦穗各自生长,却共享同一阵风。”
少女睁开眼,泪流满面。
她将晶叶投入海中。
它没有沉没,反而化作一片发光的浮游生物群,向深海游去。
据说,那晚有渔民看到海底亮起一片森林般的光影,正是静思树的倒影。
岁月流转,纪元更迭。
静思园早已不再是禁地,而成为世界中心。
每年冬至,百万人聚集于此,带着问题而来,带走答案而去。
石碑不断更新,内容涵盖哲学、艺术、科技乃至宇宙本质。
一位物理学家曾在碑上读到一段关于“时间非线性”
的推导公式,其复杂程度远超现代数学体系,却被证实可用于稳定曲率引擎。
而最常被镌刻的主题,始终是爱。
有人问:“怎样才算真正爱一个人?”
碑文浮现:一幅两人并肩行走的剪影,脚下足迹交错成无限符号,旁注:“不是占有,是共同成长;不是依赖,是彼此照亮。”
有人问:“失去之后还能再爱吗?”
回应是一段无声影像:枯树逢春,新芽从老枝断裂处萌发,叶片上挂着露珠,每一滴都映着不同面孔。
至于托马斯,没人再见过他的实体。
但他留下的痕迹无处不在。
非洲干旱村落的孩子们在井底发现了刻有他名字的铜牌,上面写着:“水会来的,只要你不停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