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在二十年前,有人这么跟我说,我恐怕要大笑着鄙视这种阿Q精神:连高考都不能决定人生?这个牛皮吹大了耶,这个葡萄太酸了吧?
而在那个午后,我为自己之前的吃惊感到羞耻。
“我一直记得我父亲说过一句话:‘输不输的,你说了算。
’”
朋友说起这句话,眼睛里闪着光。
我表侄,一个二十岁出头的男青年,前段时间刚刚大学毕业,入了职,刚才在微信上跟我说,他动了辞职的心。
我很惊讶,这速度也太快了,于是我问他原因。
他:跟我一起入职的同批应届毕业生,专业都比我对口。
我:那你干吗干这个工作?
他:这份工作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我:这个工作你是干不了吗?
他:不是,我觉得我肯定能干。
我:那不就得了。
待遇挺好,自己又能胜任,先干干看啊。
他:可是我觉得如果到达同样的水准,我估计要比别人慢。
因为人家就是学这个的。
我:慢怎么了?
他:慢我起步就输了啊。
我今后上升通道肯定不如别人快啊。
那我还不如找一个起点一样的,起码我不输。
我:谁告诉你你肯定会输的?
他:不用谁告诉啊,这都输在起跑线上了,还能不输吗?
我无语。
“输在起跑线上”
是我们从小到大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我是孩子的时候就如雷贯耳,我带孩子的时候仍旧贯耳如雷。
我倒不是反对这经久不衰的金句。
起跑线的差距,一定存在,谁要告诉你不存在,谁就是浑蛋——我不能当浑蛋,所以我也不能写毒鸡汤骗人——而且这差距当然首先就包括钱。
这让很多人沮丧和无奈,于是有了“拼爹”
一词,让人唏嘘。
这几十年来,家长对这种差距已经足够重视,并相当敏感,敏感到不停地给孩子灌输“不要输啊”
的思想,敏感到自己不停地要做“不能输啊”
的行动,于是孩子小小年纪充满焦虑,爹妈更是经常性忧心忡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