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没用相对于有用似乎确实是没用的,然而有用相对于没用,也同样是没用的——绕明白这句话,对于保持好心态很有帮助。
我相信在很多人童年之时,有一些“没用”
的东西是很重要的,然而在成年后,我们就主动或者被动地将它们抛弃了,用某一种惯用标准去刻画自己的生活轨迹,并开始影响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
成年人害怕自己和孩子们浪费时间,认为人们都应当去竭尽所能抓紧时间做一些有用的事,然而这个时代却一再证明,任何没用但有趣的事,都随时可能形成某种巨大的推力影响世界。
我在十六岁时成为王小波的粉丝,发现世界上还有人能把话说得这么有趣。
他写过一段话我记得相当清楚,借儿童节与诸君分享:
我常听人说: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
人对现实世界有这种评价、这种感慨,恐怕不能说是错误的。
问题就在于应该做点什么。
这句感慨是个四通八达的路口,所有人都到达过这个地方,然后在此分手。
有些人去开创有趣的事业,有些人去开创无趣的事业。
前者以为,有趣的事不多,我们才要做有趣的事。
后者经过这一番感慨,就自以为知道了天命,此后板起脸来对别人进行说教。
我的意思是,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有时候是很有意思的。
谨慎喝鸡汤,我来刮刮油
家长很容易用成人的视角判断孩子的行为和目标,以这种视角,就无法理解孩子很多行为的动机。
成人世界中的各种实用性功能,在儿童价值体系中完全不适用。
所以家长在与孩子对话或者确定应该陪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视角变化,否则很有可能发展成互相不理解的关系。
孩子的目的比较纯粹,追求纯粹的快乐和纯粹的有趣,如果家长对这一目的加入成年人的价值判断,就很容易跑偏。
我经常在玩具商场里听到父母们否定孩子的选择,说他要买的玩具“没意思”
“没有用”
“不能学到东西”
等,我只能说,很遗憾,成年人已经无趣到对玩具这一首先要“好玩”
的物品有了“有用”
的要求。
家长们会在孩子面前塑造各种形象,但唯独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不在计划中。
学会理解孩子和陪他们做一些“无聊”
“无用”
“无意义”
的事,展现出一些有趣的特质,是最受孩子喜爱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