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必须对自己这么说。
大家都需要有个台阶下。
她明白了自己并没有是否与别人和解的自由,唯一可以选择不和解的,就是与自己。
当然,这种领悟来自父亲“忍无可忍”
的暴打。
她明白了一个成年人可以高喊着“你气死我了”
,然后在情绪崩溃的掩盖下便能狠狠揍自己一顿。
此后他还会回来道歉,但更重要的是,他的道歉是为了诚恳地向你阐述你挨揍的原因是他爱你,而你要做的,是忘记那些巴掌,只记住那个道理。
她明白了,她必须要妥协,妥协是维护她这个世界和平的最大技能——至于自己愿不愿意,都不太重要了,也没办法变得重要。
少女李玩懂事了。
比起《狗十三》,我倒觉得写成“《狗13》”
的海报要更形神兼备。
一个人的成长,不就是慢慢学会这个残酷、虚伪的世界的生存法则吗?不就是锻炼与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合群的能力吗?不就是学会给自己的违心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吗?
谁不得活着呢?我们这么劝慰着自己,变得成熟了。
李玩说:“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充满嘲讽,充满绝望,充满无奈,也充满认命。
成长永远是残酷的。
我们要求孩子懂事,但懂的必须是成年人的事。
是否懂事,要看孩子是否懂得成年人的心思。
我们奋力地培养着懂事的孩子,并以此为荣,认为自己给了他更多的情商。
“您家孩子多懂事”
成了一种高级评价。
为此,家长们不惜用上“我为你牺牲了什么”
“我为你做了什么”
(我很惭愧,因为我在那一个瞬间在想:我买了电影票,我买了礼物,你为什么还要气我?)“你要如何回报大人”
等言论去绑架孩子,无耻而残酷。
但懂事的孩子,往往是被伤出来的。
懂事的代价很大,他们变得过度需要别人的认可,过分害怕别人生气,为了维持“秩序”
做出妥协;他们永远把“善待自己”
放到“让别人开心”
之后,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上远远大过自己应负的责任;他们敏感而迟疑,时常质疑自己的选择和能力,永远缺乏自信,也缺乏自我认知的能力,因为不能自我认知,变得胆小而谨慎;他们自我束缚,被太多思虑禁锢,于是永远只敢在保守的边界缓缓前行;他们的幸福阈值高得可怕,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感受到幸福,但随时可能被一件小事破坏他们的快乐——这一切,似乎是我们在当家长前都感受过的再熟悉不过的不堪回首啊!
然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的过往,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我们思考,我们自省,我们自以为做得不错,我们被自己感动着,却从来没有跟孩子说过一句:“亲爱的,我真的不需要你那么懂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