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只要是他自己认可的实现价值的方式,都可以成为他的一个或多个人生目标。
但在他所有的大小人生目标里,最不值得让他付出努力和投入精力的,就是特意对我进行什么回报。
孩子自有他们的天地,大有可为,而我的脚得自己洗,这是一个人还活着的最起码的尊严。
廉颇老矣,尚能洗脚。
说回担心多给孩子点儿好脸孩子就要废掉的家长们,这个理论最容易被戳破的地方就是你可以问问自己,现实会不会因为爹妈主动先揍孩子一顿就会向孩子展现温柔,或者说孩子会不会因为先挨了爹妈几棍子再挨别人捶的时候就不疼。
在我看来,现实的公平和残酷之处就在于它会给予任何一个人充足的挫折、教训和锻炼,不管是幸福的家庭还是不幸的出身。
所以作为父亲,就没必要以一个添堵的形象出现在孩子生命里了。
好好说话、好好表达,就可以教育得很好。
很多家长希望借由自己的苦心教育,让孩子有抵抗残酷现实的能力,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孩子长大后回顾成长经历时发现,爹妈给的苦比现实给的苦要残酷多了。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没办法应付生活的挑战,但有时候自己少闹点妖,孩子的生活可能就没那么多挑战了。
当然,我上面说的这些家长最多也只能说是糊涂,脑子拎不清,但还有一些“爹味”
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带着浓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味道和目的性,那就是“做爹,一定要做最横的”
。
这种人的高压态度往往是用来确立当爹的地位和身份,以凌驾于父子关系之上的相处方式时刻拉着脸教育与不断打压孩子的态度让“本爸爸”
的地位更加稳固。
这样的人因为过于恶劣,我不想分析,只能诚恳地告诫他们,亲密关系里的伤害大多是守恒的,今日所施,他日所受,皆有因果,且行且珍惜。
谨慎喝鸡汤,我来刮刮油
文中的父亲是典型的对教育目的和方式都跑偏的家长。
他的目的并不在于教育孩子,而是满足自己当家长的欲望。
他做出的所有攻击性的表情,所有孩子“不达标”
时的斥责和嘲讽言语,所有带着惩罚性质的命令,看似特别有原则,实则是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
因为亲子关系的不可分割,家长可以很容易地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而这种控制,却被一些家长认为是“教育”
,并且可以为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找到合理的理由。
比如,不会好好说话是在进行挫折教育,因为给孩子过多好脸,势必造成他不怕父母,孩子不怕父母就会造成他的行为没有边界,长此以往,早晚会吃社会的亏。
但挫折教育是孩子在经受挫折时家长对他进行鼓励,教他如何正视挫折,使他可以接受挫折,勇于面对挫折,并冷静地解决挫折,而不是没事找事地制造挫折。
家庭教育要以爱为基础,爱是希望对方快乐,而不是满足自己的标准;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标是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懂得如何自爱和去爱别人,自尊和尊重别人,自信和鼓励别人,而不是通过一己之力,让孩子丢掉爱的能力,看不到被尊重,自信碎落一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