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序言
banner"
>
我为什么开始写?
大约在2015年,我开始在豆瓣上写日记;2016年开始转为在自媒体上写文章。
最开始的时候,写作对我来说只能算是一种记录,不为传播,虽然有了一些固定的读者,总归还是停留在自娱自乐的程度。
但几个月后,我写了一篇《回家别告诉你妈》,这是一篇关于“被爹坑”
的故事,写的是我小时候跟我父亲的一些互动情景,“击中”
了不少人的回忆。
大家纷纷围观,希望我多写一些诸如此类充满生活乐趣的故事。
后来我开始写起我和两个孩子以及家人们的互动场景,大多数的故事气氛轻松,搞怪、搞笑,渐渐地,看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我收获了很多“哈哈哈”
,也乐得做一个生活乐趣的收集者。
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我:“看完你写的文章会笑,笑完之后又想通了一些事,谢谢你。”
还有人告诉我:“看您写的文章,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我,这也提醒了我,不要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这样走心的回复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朋友**心声,把我这里当成了树洞。
我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了一些意义。
于是,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你的孩子独一无二
很多人问我,亲子关系里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被放得很大,有很多教育专家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不少科学理论和方法;也有一些家长竭尽心力去践行各种教育方法——我认为这是家长们对亲子关系的投入,值得尊重。
然而我认为,万千种理论总归需要一个基础:你首先要舍得花心思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
倘若离开这个基础,不区分孩子个体差异而单纯地套用理论,那么你所有投入精力去执行的方法不但有可能失去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孩子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你用缺乏个性的程序是运行不起来的。
要知道,你的孩子,是一个有思想的独一无二的个体。
所以我一直抱持一个观点:亲子教育中,你固然得学一些“教育”
理论,但更要在亲子关系中摸索经验,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
孩子首先是一个“人”
很多家庭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尊重。
家长在孩子面前,会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居高临下,说话的语气和用语都不太考虑孩子的感受,不经思考脱口而出。
这种自信在成年人的社会生活里基本不存在,这种态度放在任何社会关系中都是奇怪的,然而在亲子关系中却被任性释放,甚至有些肆无忌惮。
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我们很多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维护社会关系上,心甘情愿耗费心力去揣测、去琢磨、去取悦,让身边各种关系融洽,并认为这是生活必须要投入的心思。
唯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那种天然的霸道立刻上了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