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瑞科集团与siren的合作项目,如同一台精密机器被按下了启动键,开始高速运转。
项目被命名为“棱镜”
,寓意折射多元光芒,这名字让林晓觉得充满了讽刺——她正是那个需要被折射、却害怕被看穿本质的存在。
项目组正式成立,市场部主导,但不可避免地需要与行政、财务、公关等多个部门协同。
这意味着,林晓白天作为行政部派出的协调人员(赵经理“顺手”
将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联络员角色塞给了她),需要与夜晚她所扮演的siren的团队(以阿凯为首)进行对接。
她坐在工位上,看着内部通讯软件上那个属于“siren工作室-阿凯”
的联系人头像,感觉像是在凝视着一个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每一次信息往来,她都必须确保用语、语气完全符合“林晓”
的身份——恭敬、细致、甚至带着点程式化的刻板。
她不能流露出任何对音乐的专业见解,不能使用任何可能暴露熟悉度的缩写或行话。
与此同时,她又要以siren的身份,通过阿凯,对“林晓”
传递过来的公司流程、要求做出反馈,那些反馈必须专业、犀利,带着艺术家的坚持。
她感觉自己像一个精神分裂的患者,在同一个对话框里,用两种截然不同的口吻与自己对话,大脑需要时刻进行无缝切换,任何一次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前功尽弃。
程煜并没有直接介入项目细节,但他无处不在。
他会突然出现在项目组的阶段性汇报会议上,坐在角落,沉默地聆听。
他的目光很少停留在做汇报的市场部总监身上,反而更多时候,会落在那个坐在后排、低着头认真记录、几乎不发言的行政协调员——林晓身上。
他在观察,观察她在听到关于siren的音乐理念、舞台设计等讨论时的反应。
她总是那样,微微低着头,眼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看不清眼神,只能看到紧抿的嘴唇和偶尔因记录而快速移动的指尖。
太平静了,平静得有些不正常。
一个普通人,听到与自己日常工作毫无关联的、如此前沿且富有冲击力的创意时,真的能没有一点好奇、一点情绪的波动吗?有一次,会议讨论到某个舞台结构的安全性,涉及到一些基础的物理承重原理。
市场部的人有些争执不下。
一直沉默的林晓,忽然抬起头,用她那细小的声音,引用了一段非常精准的、来自公司某次工程技术培训手册上的规范条文,瞬间厘清了一个关键争议点。
那一刻,她眼神专注,语气肯定,虽然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
程煜的目光骤然锐利。
那不是属于一个普通行政职员的反应速度和知识储备。
那更像是一种……深植于骨髓的分析本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