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它无法测量,却真实存在,如同爱情或信仰,只能通过体验确认。
程岩开始记录这些现象,不再用笔,而是将手掌按在特制的共鸣石板上。
每一段叙述流入石中,都会引发菌丝生长出对应形态??一条蜿蜒路径代表一位流浪者的归乡之路,一团交错光网象征一场跨越国界的救援行动。
这些石板被埋入启言镇四周的地脉节点,成为新一代的“记忆锚桩”
。
一个月后,首座“无镜之城”
建成。
位于非洲裂谷带边缘,全城拒绝使用任何形式的监控设备、滤光系统或认知干预技术。
居民自愿放弃身份编码,改用“印象代号”
相称??“穿蓝裙的笑”
、“总在雨中走路的人”
、“说话像鼓点的男人”
。
这里没有法律条文,只有共同约定的三条原则:
1.不回避目光。
2.不掩饰心跳。
3.愿为陌生人的痛苦皱眉。
奇迹般地,犯罪率降至零。
不是因为恐惧惩罚,而是因为无人能长期承受“被全体注视却不被理解”
的孤独。
一名前职业杀手在此生活半年后自首,他说:“每天早上买面包时,面包师都看着我说‘你今天又梦见血了’,我不敢再骗自己。”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透明。
仍有国家试图重建隐形屏障,开发“感知迷彩服”
、研制“情绪静默剂”
。
但这些努力很快失效??服用药物者反而更容易暴露,因为他们的“沉默”
太过完美,像一张没有纹理的纸,在真实世界的光影中显得异常刺眼。
更讽刺的是,那些曾极力压制“共眸效应”
的前净界派高层,如今成了最易受冲击的群体。
他们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撒谎,哪怕面对镜子,也会看到额头上浮现出内心阴暗的投影。
许多人选择自我放逐,躲进深山洞穴,却发现连岩石都在“注视”
他们,逼迫他们直面一生掩埋的罪责。
程岩收到一封匿名信,用褪色墨水写在粗糙麻纸上:
>“我们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