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黄承彦回答:"
现有5家新式船厂,共50个船坞。
顶级战舰需5-6个月,运输船2个月。
组建完整舰队约需一年。
"
"
初期不必要求过高。
"
苏烨补充道。
1066年“一支海上舰队,只需配备十余艘战船外加二十余艘运输船,便足以应付当下海战需求,甚至仍有富余!”
“因此,我给你六个月时间,必须至少造出一支这样的舰队所需船只。”
“剩下的产能,可用于建造更多商船,交付商会用于海上贸易。”
“目前真正需要战船的,恐怕只有交州地区。”
“北方战事未来或许也用得上,不过那是后话。”
“现阶段除了组建进攻交州和中南半岛的舰队外,重点还是发展海上运输。”
“这也是未来几年我们针对其他诸侯的主攻方向。”
通过经济战消耗诸侯财力,同时壮大自身实力,让荆州日益强盛。
“遵命!”
黄承彦欣然接令。
这并非难事。
“此外,”
苏烨继续吩咐,“需要在洞庭、襄阳、江夏等地兴建新式船坞,同步完善配套产业。”
“仅靠第三代航海技术,难以满足未来需求。”
“必须提前布局,避免临时手忙脚乱。”
“当然,最理想的造船基地本应设在沿海港口。”
“可惜我们目前没有沿海领地。”
“等夺取交州和中南半岛后,可在当地选址建设新船坞。”
“眼下先在内陆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未来无论是挺进东南亚、南亚、欧非大陆,还是远征太平洋两岸的美洲大陆,都需要更先进的船舶与航海技术。
(苏烨对自己的航海技术充满信心,他凭借前世记忆和超凡悟性,已经设计出一整套航海设备,包括改良版六分仪等工具,部分样品甚至已经制作完成。
黄承彦了解苏烨的发展规划,立即应允这项任务。
苏烨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辛苦你了,功劳簿上必有你的一笔。
"
得益于黄承彦及其家族的鼎力相助,这些年技术的发展才能如此顺利,而黄承彦本人也乐在其中。
交谈间,苏烨发现黄月英不在场,便询问缘由。
黄承彦无奈道:"
这丫头嫌我进步太慢,转而去向祖父求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