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赵煦震怒,立即派遣钦差前往查处,查封庄园,释放奴婢,将族长流放琼州,并在全国发布《禁愚令》:“凡阻人识字、毁人志向者,无论贵贱,一律视为国贼,永不赦免。”
此举引发部分宗室激烈反弹。
几位皇叔联名上书,称“教化过度,民心浮躁”
,请求恢复门第限制,遏制“寒门妄图凌驾士族”
之风。
赵煦未予答复,只是命人在宣德楼前竖立一面巨幅白绢,邀请全国百姓书写“我愿为何种人”
。
七日内,绢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名字与志向:
“我愿为医,救贫苦之人。”
“我愿为师,教山中孩童。”
“我愿为匠,造利民之器。”
“我愿为女官,掌天下公平。”
最后一行字迹稚嫩,却是最多人联署??“我愿做一个问‘为什么’的人。”
面对如此民心,那几位皇叔再不敢多言。
时光流转,转眼已是为王第二十七年。
这一年的元宵,汴京取消了传统的灯会,改为“万人共书夜”
。
全城百姓手持灯笼,在朱雀大街拼出长达三里的巨型长卷,内容由各地送来的普通人语录组成。
有人写思念:“娘,我会写信了。”
有人写理想:“我要考进国子监。”
还有孩子天真地画了个太阳,旁边写着:“我想让它认识我。”
赵煦亲临现场,站在高台上望着这片由光与字织就的海洋,久久无言。
良久,他转身对身旁的赵佣说:“先帝当年点燃的那把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我们不是继承了他的江山,而是继承了他的勇气??敢于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历史。”
赵佣点头,眼中泛起泪光。
“他还教会我们一件事:真正的权力,不在金印玉玺,而在千万人共同握住的那支笔。”
次日清晨,人们发现长卷末端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新字,墨迹未干,苍劲有力:
>“风起于青萍之末,
>而终于天下人心。
>当所有人都能提笔时,
>便不再需要皇帝告诉我们该怎么活。
>??共笔?终章”
经查,此字出自赵煦亲笔。
自此之后,朝廷正式废除“诏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